中文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 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教学效能感研究概述 | 第15-27页 |
2.1 基础理论 | 第15-16页 |
2.1.1 罗特的控制点理论 | 第15页 |
2.1.2 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 第15-16页 |
2.2 教学效能感的内涵 | 第16-18页 |
2.3 教学效能感的作用 | 第18-19页 |
2.4 影响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 第19-20页 |
2.5 教学效能感研究综述 | 第20-25页 |
2.5.1 国外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 | 第20-22页 |
2.5.2 国内教师教学效能感研究 | 第22-25页 |
2.6 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的测量 | 第27-41页 |
3.1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量表的编制 | 第27-33页 |
3.1.1 量表编制原则 | 第27-28页 |
3.1.2 汉语教师教学活动的阶段 | 第28-29页 |
3.1.3 开放式问卷编制及调查结果 | 第29-32页 |
3.1.4 量表内容结构的确定 | 第32-33页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33-34页 |
3.3 施测结果与统计 | 第34-40页 |
3.3.1 项目分析 | 第34-37页 |
3.3.2 因素分析 | 第37-39页 |
3.3.3 信度分析 | 第39-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1-60页 |
4.1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的构成成分研究 | 第41-48页 |
4.1.1 因素命名与内涵探讨 | 第41-44页 |
4.1.2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模型构建 | 第44-48页 |
4.2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的现状分析 | 第48-53页 |
4.2.1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认知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4.2.2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操作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49-50页 |
4.2.3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控制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50-51页 |
4.2.4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51-52页 |
4.2.5 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评估感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52-53页 |
4.3 影响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的因素分析 | 第53-59页 |
4.3.1 专业对汉语教师志愿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 第53-56页 |
4.3.2 教龄对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3 所任国对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4 性别对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效能感的影响 | 第58-59页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0-62页 |
5.1 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60-61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 | 第66-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