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方言语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文登县的地理人口、历史沿革及方言概况 | 第11-14页 |
一 地理人口 | 第11-12页 |
二 历史沿革 | 第12页 |
三 文登方言概况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文登方言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16-18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三 研究语料来源 | 第17页 |
四 调查人情况介绍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文登方言的词法 | 第18-66页 |
第一节 “子”尾词 | 第18-28页 |
第二节 “儿化”词 | 第28-41页 |
一 名词的“儿化” | 第28-36页 |
二 动词的“儿化” | 第36-38页 |
三 形容词的“儿化” | 第38-39页 |
四 副词和介词的“儿化”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动词 | 第41-44页 |
一 后加式 | 第41-43页 |
二 重叠式 | 第43-44页 |
第四节 形容词 | 第44-52页 |
一 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 | 第44-47页 |
二 形容词的状态表示法 | 第47-48页 |
三 形容词的特殊结构 | 第48-52页 |
第五节 代词 | 第52-62页 |
一 人称代词 | 第52-57页 |
二 指示代词 | 第57-59页 |
三 疑问代词 | 第59-62页 |
第六节 “的”的特殊用法 | 第62-64页 |
第七节 程度副词 | 第64-66页 |
第三章 文登方言的句法 | 第66-88页 |
第一节 中补结构 | 第66-69页 |
一 处所补语 | 第66-67页 |
二 特殊中补结构 | 第67-69页 |
第二节 比较句 | 第69-78页 |
一 平比句 | 第69-71页 |
二 差比句 | 第71-78页 |
第三节 反复问句 | 第78-80页 |
第四节 特殊“有”字句 | 第80-83页 |
第五节 被动句 | 第83-85页 |
一 “叫”字被动句 | 第83-84页 |
二 “给”字被动句 | 第84页 |
三 “叫”、“给”连用被动句 | 第84-85页 |
第六节 关系复句 | 第85-88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附件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