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8-9页 |
1.4.1 世界各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4.2 柬埔寨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研究现状 | 第9页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第二章 柬埔寨汉语教学概况 | 第10-17页 |
2.1 柬埔寨的华文教育和汉语传播 | 第10页 |
2.2 柬埔寨的汉语教育机构及其汉语教学 | 第10-17页 |
2.2.1 华文学校 | 第10-11页 |
2.2.2 高等院校 | 第11-13页 |
2.2.3 国际学校 | 第13-14页 |
2.2.4 宗教组织 | 第14-16页 |
2.2.5 其它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孔子学院在柬埔寨的蓬勃发展 | 第17-24页 |
3.1 柬埔寨的“汉语热” | 第17-18页 |
3.2 柬埔寨“汉语热”成因 | 第18-20页 |
3.2.1 政治方面 | 第18页 |
3.2.2 经济方面 | 第18-19页 |
3.2.3 文化方面 | 第19-20页 |
3.3 柬埔寨孔子学院的发展 | 第20-22页 |
3.3.1 柬埔寨孔子学院的概况 | 第20页 |
3.3.2 柬埔寨孔子学院教学点情况及分类 | 第20-22页 |
3.4 柬埔寨孔子学院的特点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柬埔寨孔子学院汉语学习者现状分析 | 第24-32页 |
4.1 社会商业文化类—以孔子学院本部的学生为例 | 第24-29页 |
4.2 政府部门类 | 第29页 |
4.3 军事组织类—以陆军学院为例 | 第29-30页 |
4.4 院校类 | 第30-32页 |
4.4.1 大学—以亚欧大学为例 | 第30页 |
4.4.2 中学—以吴哥高中汉语中心为例 | 第30页 |
4.4.3 小学—以中国文化之家为例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柬埔寨孔子学院师资现状及分析 | 第32-38页 |
5.1 汉语教师的基本信息及分析 | 第32-35页 |
5.2 汉语教师培训 | 第35-36页 |
5.3 对柬埔寨孔子学院师资的思考 | 第36-38页 |
第六章 柬埔寨孔子学院教材现状及分析 | 第38-52页 |
6.1 孔子学院教材使用情况 | 第38-48页 |
6.1.1 汉语教材 | 第38-47页 |
6.1.2 本土化教材的使用情况 | 第47-48页 |
6.1.3 专门用途教材的使用情况 | 第48页 |
6.2 孔子学院汉语教材开发情况 | 第48-49页 |
6.3 对柬埔寨孔子学院教材的思考 | 第49-52页 |
第七章 柬埔寨孔子学院课程设置现状及分析 | 第52-63页 |
7.1 学历类教学点课程设置 | 第52-55页 |
7.1.1 语言类课程 | 第52-55页 |
7.1.2 文化类课程设置 | 第55页 |
7.2 非学历类教学点课程设置—以孔子学院本部为例 | 第55-60页 |
7.2.1 语言类课程 | 第55-59页 |
7.2.2 文化类课程设置 | 第59-60页 |
7.3 关于柬埔寨孔子学院课程设置的思考 | 第60-63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一 | 第67-68页 |
附录二 | 第68-71页 |
附录三 | 第71-73页 |
附录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