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1页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12-13页 |
(二)访谈法 | 第13页 |
(三)课堂观察法 | 第13页 |
(四)文献分析法 | 第13页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国别化汉语教学情况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二)某国某一地区汉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 第15-16页 |
(三)汉语国际教学中“三教”情况调查研究 | 第16-18页 |
第一章 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18-22页 |
一、调查的总体设计 | 第18-20页 |
(一)调查的范围与对象 | 第19页 |
(二)调查内容与步骤 | 第19-20页 |
二、调查方法 | 第20-21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二)课堂观察法 | 第20-21页 |
(三)访谈调查法 | 第21页 |
三、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22-40页 |
一、教师方面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第22-30页 |
(一)教师来源 | 第22-23页 |
(二)教师教学水平和经验 | 第23-25页 |
(三)教师授课效果 | 第25-29页 |
(四)汉语教师培训 | 第29-30页 |
二、教法方面的统计与分析 | 第30-35页 |
(一)翻译教学法的应用 | 第32-33页 |
(二)交际教学法的使用 | 第33-34页 |
(三)任务教学法的应用 | 第34-35页 |
三、教材方面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 第35-40页 |
(一)教材的来源和种类 | 第36-37页 |
(二)教材的使用情况 | 第37-40页 |
第三章 英国伦敦地区汉语教学“三教”情况存在的问题 | 第40-47页 |
一、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0-43页 |
(一)汉语教师师资匮乏 | 第40-41页 |
(二)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 第41-42页 |
(三)教师培训次数少、时间短 | 第42-43页 |
二、教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3-44页 |
(一)英语作为媒介语增加教学困难 | 第43页 |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计划 | 第43-44页 |
(三)教学法使用不合理 | 第44页 |
三、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一)本土教材种类少、内容编排不严谨 | 第45页 |
(二)汉办教材适用性不强、内容编排不合理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英国伦敦地区汉语教学“三教”情况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7-52页 |
一、教师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7-48页 |
(一)减少教师流动性,稳定师资队伍 | 第47页 |
(二)增加培训次数,培养教师“本土化” | 第47-48页 |
二、教法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8-49页 |
(一)加强教师口语培训 | 第48页 |
(二)制定明确的教学大纲 | 第48页 |
(三)合理使用教学法 | 第48-49页 |
三、教材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49-50页 |
(一)增加编写本土化汉语教材的数量 | 第49-50页 |
(二)提高教师汉语教材使用的技能 | 第50页 |
四、本调查对英国汉语教学的启示 | 第50-52页 |
(一)教师方面的启示 | 第50页 |
(二)教法方面的启示 | 第50-51页 |
(三)教材方面的启示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一 | 第57-59页 |
附录二 | 第59-61页 |
附录三 | 第61-62页 |
附录四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