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1 啤酒及啤酒工业的发展 | 第10-12页 |
1.1.1 啤酒简介 | 第10-11页 |
1.1.2 啤酒的工业发展现状 | 第11页 |
1.1.3 啤酒工业面临的挑战 | 第11-12页 |
1.2 啤酒腐败菌的腐败机理 | 第12-15页 |
1.2.1 啤酒花抗菌机理 | 第12-14页 |
1.2.1.1 啤酒花简介 | 第12-13页 |
1.2.1.2 啤酒花在啤酒酿造中的作用 | 第13页 |
1.2.1.3 啤酒花抗菌机理 | 第13-14页 |
1.2.2 啤酒腐败菌ATP代谢 | 第14-15页 |
1.2.2.1 啤酒腐败菌简介 | 第14页 |
1.2.2.2 啤酒腐败菌抗酒花能力机制 | 第14-15页 |
1.2.3 啤酒腐败菌ATP代谢与其抗酒花能力的联系 | 第15页 |
1.3 腐败菌对啤酒品质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2.1.1 菌种 | 第18页 |
2.1.2 培养基 | 第18页 |
2.1.3 试剂与药品 | 第18-20页 |
2.1.4 仪器与设备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8页 |
2.2.1 啤酒污染菌的分类鉴定及其膜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20-22页 |
2.2.1.1 啤酒污染菌的分离纯化 | 第20页 |
2.2.1.2 16S rRNA序列与菌株鉴定 | 第20页 |
2.2.1.3 细胞膜脂肪酸组成检测 | 第20-22页 |
2.2.1.4 啤酒环境胁迫对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22页 |
2.2.2 啤酒腐败乳酸菌ATP代谢的研究 | 第22-26页 |
2.2.2.1 磷含量测定 | 第22-23页 |
2.2.2.2 ATP、ADP、AMP含量测定 | 第23页 |
2.2.2.3 啤酒腐败菌细胞膜H+-ATPase活力测定 | 第23-25页 |
2.2.2.4 啤酒腐败菌真实腐败能力的检测 | 第25页 |
2.2.2.5 啤酒腐败菌抗酒花能力的检测 | 第25-26页 |
2.2.3 啤酒腐败乳酸菌对啤酒质量的影响 | 第26-28页 |
2.2.3.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啤酒样品中腺苷和辅酶I的含量变化 | 第26页 |
2.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样品中有机酸的含量变化 | 第26页 |
2.2.3.3 啤酒中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8-46页 |
3.1 啤酒污染菌的分类鉴定及其膜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28-34页 |
3.1.1 啤酒污染菌的 16S rRNA鉴定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第28-30页 |
3.1.2 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30-31页 |
3.1.3 啤酒环境胁迫对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第31-34页 |
3.2 啤酒腐败乳酸菌ATP代谢的研究 | 第34-41页 |
3.2.1 Pi浓度标准曲线与ATP、ADP、AMP浓度标准曲线比较 | 第34页 |
3.2.2 H~+-ATPase活性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3.2.2.1 最优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34-35页 |
3.2.2.2 最优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35-36页 |
3.2.2.3 最优酶底物添加量的确定 | 第36-37页 |
3.2.2.4 反应体系最优pH的确定 | 第37-38页 |
3.2.3 菌体浓度最低检测线 | 第38页 |
3.2.4 不同菌株ATP代谢能力的比较 | 第38-39页 |
3.2.5 不同菌株对啤酒腐败能力的确定 | 第39-40页 |
3.2.6 啤酒腐败菌的抗酒花能力 | 第40-41页 |
3.2.7 啤酒腐败菌ATP代谢、抗酒花能力与真实腐败能力的关系 | 第41页 |
3.3 啤酒腐败乳酸菌对啤酒质量的影响 | 第41-46页 |
3.3.1 腐败啤酒中的腺苷和辅酶I | 第41-43页 |
3.3.1.1 腺苷和辅酶I的标准曲线 | 第41-42页 |
3.3.1.2 啤酒样品中的腺苷和辅酶I的测定 | 第42-43页 |
3.3.2 腐败啤酒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3.3.2.1 标准有机酸的测定 | 第43页 |
3.3.2.2 样品中有机酸的测定 | 第43-44页 |
3.3.3 腐败啤酒中各理化指标的测定 | 第44-46页 |
3.3.3.1 腐败啤酒中的总酸 | 第44-45页 |
3.3.3.2 腐败啤酒中的氨基氮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