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9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8-9页 |
1. 选题缘由 | 第8页 |
2.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9-10页 |
1. 研究思路 | 第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第三节 兼类词的研究综述 | 第10-19页 |
1. 兼类词的本体研究 | 第10-14页 |
2. 兼类词在对外汉语中的多方面研究 | 第14-17页 |
3. 小结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与《博雅汉语》中兼类词的对比分析 | 第19-32页 |
第一节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中兼类词的计量分析 | 第19-22页 |
1. 兼类词的分布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2. 兼类词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博雅汉语》中兼类词的计量分析 | 第22-27页 |
1. 兼类词的分布统计分析 | 第22-25页 |
2. 兼类词的分类统计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节 《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与《博雅汉语》中兼类词的对比分析 | 第27-32页 |
1. 兼类词的分布情况对比 | 第27-29页 |
2. 兼类词的分类情况对比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博雅汉语》兼类词的编写问题和建议 | 第32-47页 |
第一节 《博雅汉语》中兼类词的收录问题和建议 | 第32-34页 |
1. 关于兼类词收录的问题 | 第32-33页 |
2. 关于兼类词收录的建议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博雅汉语》中兼类词的编排问题和建议 | 第34-38页 |
1. 关于兼类词的编排问题 | 第34-37页 |
2. 关于兼类词的编排建议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博雅汉语》中兼类词的标注问题和建议 | 第38-42页 |
1. 关于兼类词的标注问题 | 第38-41页 |
2. 关于兼类词的标注建议 | 第41-42页 |
第四节 《博雅汉语》中兼类词的释义问题和建议 | 第42-47页 |
1. 关于兼类词的释义问题 | 第42-46页 |
2. 关于兼类词的释义建议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汉语教学中的兼类词教学策略 | 第47-50页 |
第一节 兼类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 第47页 |
第二节 兼类词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 第47-50页 |
第五章 余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