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年龄、心理距离及解释水平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7页
    1.1 自传体推理第10-15页
        1.1.1 自传体推理的内涵第10-11页
        1.1.2 自传体推理的结构与分类第11-13页
        1.1.3 影响自传体推理抽象水平的个体因素第13-15页
    1.2 心理距离与解释水平理论第15页
    1.3 问题提出第15-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22页
    2.1 预实验第17-19页
        2.1.1 实验目的第17页
        2.1.2 被试第17页
        2.1.3 实验材料第17页
        2.1.4 实验设计第17-18页
        2.1.5 实验流程第18页
        2.1.6 数据处理第18页
        2.1.7 实验结果及改进第18-19页
    2.2 正式实验第19-22页
        2.2.1 实验目的第19页
        2.2.2 被试第19页
        2.2.3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2.4 实验设计及流程第20-21页
        2.2.5 叙事材料编码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28页
    3.1 事件重要性评估第22页
    3.2 联系制造状况分析第22-24页
        3.2.1 自我-事件联系第22-23页
        3.2.2 事件-事件联系第23页
        3.2.3 主题一致性联系第23-24页
    3.3 年龄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第24-25页
    3.4 性别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第25页
    3.5 时间距离与社会距离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第25-26页
    3.6 解释水平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第26-28页
4 讨论第28-31页
    4.1 年龄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第28-29页
    4.2 性别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第29页
    4.3 心理距离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第29-30页
    4.4 解释水平对自传体推理的影响第30-31页
结论第31-32页
参考文献第32-37页
附录第37-43页
    附录1 《解释水平操纵问卷》——低解释水平组(How的操作)第37-39页
    附录2 《解释水平操纵问卷》——高解释水平组(Why的操作)第39-41页
    附录3 《行为识别量表BIF》第41-43页
后记第43-44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外汉语教材兼类词分析--以《博雅汉语》为例
下一篇:汉语国际教育用一级汉字基本笔画分布及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