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1 专业承诺的研究概述 | 第11-18页 |
1.1.1 专业承诺的概念 | 第11-12页 |
1.1.2 专业承诺的结构与维度 | 第12-13页 |
1.1.3 专业承诺的测量与评估 | 第13-14页 |
1.1.4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现状研究 | 第14-15页 |
1.1.5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6页 |
1.1.6 大学生专业承诺的相关效果研究 | 第16-18页 |
1.2 学业情绪研究概述 | 第18-25页 |
1.2.1 学业情绪的概念 | 第18-19页 |
1.2.2 学业情绪的理论 | 第19页 |
1.2.3 学业情绪的特征与维度 | 第19-20页 |
1.2.4 学业情绪的测量与评估 | 第20-21页 |
1.2.5 大学生学业情绪的现状研究 | 第21-22页 |
1.2.6 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24页 |
1.2.7 大学生学业情绪的相关效果研究 | 第24-25页 |
1.2.8 大学生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 | 第25页 |
1.3 高职生专业承诺、学业情绪关系研究概述 | 第25-27页 |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7-31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27-28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28页 |
2.3 研究意义 | 第28-31页 |
2.3.1 理论意义 | 第28页 |
2.3.2 实践意义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第31-35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31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1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1-35页 |
3.3.1 研究对象 | 第31-32页 |
3.3.2 研究工具 | 第32-34页 |
3.3.3 研究程序 | 第34页 |
3.3.4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55页 |
4.1 高职生专业承诺的现状 | 第35-39页 |
4.1.1 高职生专业承诺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35页 |
4.1.2 高职生专业承诺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 第35-39页 |
4.2 高职生学业情绪的现状 | 第39-46页 |
4.2.1 高职生学业情绪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39页 |
4.2.2 高职生学业情绪的人口学变量差异 | 第39-46页 |
4.3 高职生专业承诺、学业情绪的相关关系 | 第46-52页 |
4.3.1 高职生专业承诺、学业情绪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4.3.2 高职生专业承诺、学业情绪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 第47-49页 |
4.3.3 人口学变量对高职生专业承诺、学业情绪的影响分析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5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5-67页 |
5.1 高职生一般情况分析 | 第55页 |
5.2 高职生专业承诺现状 | 第55-57页 |
5.2.1 高职生专业承诺的总体状况 | 第55-56页 |
5.2.2 高职生专业承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56-57页 |
5.3 高职生学业情绪现状 | 第57-59页 |
5.3.1 高职生学业情绪的总体状况 | 第57页 |
5.3.2 高职生学业情绪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57-59页 |
5.4 高职生专业承诺、学业情绪的相关分析 | 第59-60页 |
5.5 学业情绪、人口学变量对高职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分析 | 第60页 |
5.6 对低学业情绪者访谈结果分析 | 第60-63页 |
5.6.1 客观环境因素 | 第60-62页 |
5.6.2 个体主观因素 | 第62-63页 |
5.7 教育启示与对策 | 第63-67页 |
5.7.1 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视,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 | 第63页 |
5.7.2 教师应发挥情绪感染作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 第63-64页 |
5.7.3 增强师生及同学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 第64页 |
5.7.4 开展理性情绪教育,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 第64页 |
5.7.5 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配合 | 第64-6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9页 |
第七章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69-71页 |
7.1 本研究的创新 | 第69页 |
7.2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