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思考 | 第12-22页 |
1.1 心理传记学综述 | 第12-18页 |
1.1.1 历史心理学 | 第12-13页 |
1.1.2 心理传记学 | 第13-17页 |
1.1.3 小结 | 第17-18页 |
1.2 詹天佑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2.1 詹天佑的简介 | 第18页 |
1.2.2 詹天佑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小结 | 第19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9-22页 |
第二章 研究构想 | 第22-26页 |
2.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2.1.1 人格形容词评定法 | 第22页 |
2.1.2 特尔菲法 | 第22页 |
2.1.3 内容分析法 | 第22页 |
2.2 研究待解决的问题 | 第22-23页 |
2.2.1 如何确定及联系专家 | 第22-23页 |
2.2.2 研究数据的质量如何达到最大化 | 第23页 |
2.3 本研究的特色之处 | 第23页 |
2.4 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23页 |
2.5 相关研究的基础 | 第23-26页 |
第三章 詹天佑人格的评估与分析 | 第26-40页 |
3.1 问题提出 | 第26页 |
3.2 研究过程及方法 | 第26-29页 |
3.2.1 大学生对詹天佑的评估方法及程序 | 第26-27页 |
3.2.2 专家对詹天佑的的评估方法及程序 | 第27-29页 |
3.3 研究结果 | 第29-33页 |
3.3.1 大学生对詹天佑评估结果 | 第29-30页 |
3.3.2 专家对詹天佑评估结果 | 第30-32页 |
3.3.3 大学生与专家对詹天佑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 第32-33页 |
3.4 讨论分析 | 第33-38页 |
3.4.1 詹天佑的“刻苦沉稳” | 第34-35页 |
3.4.2 詹天佑的“坚定创新” | 第35-36页 |
3.4.3 詹天佑的“严谨认真” | 第36页 |
3.4.4 詹天佑的“勇敢真诚” | 第36-37页 |
3.4.5 詹天佑的“诚实无私” | 第37-38页 |
3.5 结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如何实现铁路救国梦想——詹天佑心理传记学的探索 | 第40-50页 |
4.1 问题提出 | 第40页 |
4.2 研究思路 | 第40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4.3.1 悬念性问题的确定 | 第40页 |
4.3.2 数据筛选与处理的方法 | 第40-41页 |
4.4 讨论分析 | 第41-48页 |
4.4.1 自卑补偿与追求卓越 | 第41-42页 |
4.4.2 重要他人与自我认同 | 第42-45页 |
4.4.3 父母教养与家庭环境 | 第45-47页 |
4.4.4 社会心理与时代需求 | 第47-48页 |
4.5 结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5.1 总的结论 | 第50页 |
5.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50页 |
5.3 未来研究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1:人格形容词检测表 | 第56-60页 |
附录2:詹天佑人格形容词登记表 | 第60-61页 |
附录3:詹天佑人格形容词汇总分类表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