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本中高级汉语视听说教材对比分析-《非诚勿扰》与《秦淮人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序言 | 第6-13页 |
(一)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现状 | 第6-9页 |
1.理论研究 | 第8-9页 |
2.具体研究 | 第9页 |
(二)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三)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3-20页 |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1.语言学相关理论 | 第13-14页 |
2.心理学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3.二语习得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2.比较研究法 | 第18-19页 |
3.取样分析法 | 第19-20页 |
二、两本教材概况 | 第20-24页 |
(一)教材概述 | 第20-22页 |
1.《非诚勿扰-高级汉语视听说教程》概述 | 第20-21页 |
2. 《秦淮人家-中级汉语视听说教程》概述 | 第21-22页 |
(二) 教材结构分析 | 第22-24页 |
1.总体结构 | 第22-23页 |
2.素材来源 | 第23-24页 |
三、两本教材语料及练习对比 | 第24-39页 |
1.文本材料对比 | 第24-26页 |
2. 课文 | 第26-32页 |
3.词汇与语言点例释 | 第32-34页 |
4.文化 | 第34-36页 |
5.练习 | 第36-39页 |
四、视频教材对比分析 | 第39-42页 |
1.视频教材的使用方式 | 第39页 |
2.视频教材的内容 | 第39-42页 |
(1)具体内容 | 第39-40页 |
(2)视频字幕 | 第40页 |
(3)视频与文本的匹配 | 第40-42页 |
五、对比结果 | 第42-47页 |
六、对中高级视听说教材编写的建议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