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食品中有害物质分析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气相色谱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前处理方法在食品分析中的重要性 | 第14页 |
·论文涉及到的前处理方法 | 第14-18页 |
·溶剂萃取 | 第14-15页 |
·固相微萃取(SPME) | 第15页 |
·顶空萃取(HSE) | 第15-16页 |
·一滴溶剂微萃取(SDE) | 第16-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 第19-29页 |
·前言 | 第19页 |
·固相微萃取(SPME) | 第19-26页 |
·特点 | 第19-21页 |
·SPME理论 | 第21页 |
·SPME萃取条件的选择 | 第21-23页 |
·萃取头的选择 | 第21-22页 |
·萃取的其他条件 | 第22-23页 |
·SPME的分析应用 | 第23-25页 |
·在环境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 第24页 |
·在药物检测和生物流体样品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第25页 |
·展望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啤酒中N-亚硝胺的分析 | 第29-60页 |
·前言 | 第29-31页 |
·啤酒中N-亚硝胺SPME-GC-MS的分析 | 第31-40页 |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31页 |
·操作步骤 | 第31-33页 |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第31-32页 |
·萃取头的准备 | 第32页 |
·GC-MS的条件 | 第32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33-35页 |
·萃取方式的选择 | 第33页 |
·盐效应的影响 | 第33页 |
·萃取温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搅拌速度 | 第34页 |
·平衡时间的影响 | 第34-35页 |
·SPME的萃取条件选取 | 第35页 |
·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 | 第35页 |
·进样口的温度 | 第35页 |
·起始柱温对峰型的影响 | 第35页 |
·质谱鉴定与保留时间定性 | 第35-38页 |
·方法评价 | 第38-39页 |
·方法线形范围和检出限 | 第38页 |
·回收率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顶空气相色谱法(HS-GC-ECD)分析啤酒中的N-亚硝胺 | 第40-46页 |
·顶空气相色谱原理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仪器设备及试剂 | 第40页 |
·实验操作步骤 | 第40-41页 |
·混合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第40页 |
·色谱条件 | 第40-41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1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气液相平衡条件选择 | 第41-44页 |
·盐析剂 | 第41-42页 |
·气液相比 | 第42页 |
·平衡温度 | 第42页 |
·平衡时间 | 第42-43页 |
·搅拌速度 | 第43页 |
·气液相平衡条件选择 | 第43-44页 |
·方法评价 | 第44-45页 |
·方法线形范围和检出限 | 第44页 |
·回收率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GC-ECD-SDE联用分析啤酒中N-亚硝胺 | 第46-57页 |
·实验 | 第46-54页 |
·试剂及药品 | 第46页 |
·仪器及设备 | 第46页 |
·仪器分析原理 | 第46页 |
·一滴溶剂萃取方法的特点和理论 | 第46-48页 |
·色谱条件 | 第48页 |
·一滴溶剂萃取方法优化及其萃取条件 | 第48-52页 |
·一滴溶剂体积的影响 | 第48-49页 |
·萃取溶剂的影响 | 第49页 |
·水样体积的影响 | 第49-50页 |
·离子强度的影响 | 第50页 |
·搅拌速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萃取时间的影响 | 第51-52页 |
·萃取温度的影响 | 第52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2-53页 |
·一滴溶剂萃取添加样品回收率实验 | 第53-54页 |
·啤酒样品的制备 | 第53页 |
·一滴溶剂萃取方法准确度与精密度测定 | 第53-5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5页 |
·固相微萃取法、直接顶空法、一滴溶剂萃取法的比较 | 第55-57页 |
附表一: 食品中的N-亚硝胺允许量标准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四章 氟苯尼考的中间体PPDA和PPFA的分析 | 第60-63页 |
·前言 | 第60页 |
·实验部分 | 第60-61页 |
·试剂 | 第60页 |
·仪器设备 | 第60页 |
·色谱条件 | 第60-6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1-63页 |
·氟化剂的定性 | 第61-62页 |
·氟化剂的定量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