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各种酒及其制造论文--黄酒、清酒论文

北方黄酒的功能性成分分析及保健牡蛎黄酒的研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0 绪论第17-34页
    0.1 黄酒概述第17-20页
        0.1.1 黄酒的历史文化第17-18页
        0.1.2 黄酒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0.1.2.1 氨基酸第18页
            0.1.2.2 生物活性肽第18-19页
            0.1.2.3 碳水化合物第19页
            0.1.2.4 矿质元素第19页
            0.1.2.5 酚类物质以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第19页
        0.1.3 黄酒的发展概况第19-20页
    0.2 牡蛎营养价值概述第20-22页
        0.2.1 牛磺酸第21页
        0.2.2 牡蛎多糖第21-22页
        0.2.3 牡蛎多肽第22页
        0.2.4 牡蛎产品的开发现状第22页
    0.3 脲酶概述第22-27页
        0.3.1 脲酶的生物学分类第23页
        0.3.2 氨基甲酸乙酯概述第23-24页
        0.3.3 黄酒中 EC 形成机理第24页
        0.3.4第24页
            0.3.4.1 氨甲酰磷酸和乙醇反应第24页
            0.3.4.2 尿素和乙醇反应第24页
            0.3.4.3 瓜氨酸和乙醇反应第24页
        0.3.5 生产工艺的影响第24-25页
            0.3.5.1 原料第25页
            0.3.5.2 煎酒第25页
            0.3.5.3 储酒第25页
        0.3.6 控制 EC 的方法第25-26页
            0.3.6.1 选用优良的菌株第25页
            0.3.6.2 控制发酵条件第25-26页
            0.3.6.3 添加酸性脲酶第26页
        0.3.7 国外研究进展第26-27页
        0.3.8 国内研究进展第27页
    0.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34页
1 即墨老酒功能性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第34-53页
    引言第34-35页
    1.1 材料与仪器第35-36页
        1.1.1 材料第35页
        1.1.2 试剂第35-36页
        1.1.3 装置与仪器第36页
    1.2 方法第36-42页
        1.2.1 游离氨基酸第36-37页
            1.2.1.1 配制茚三酮溶液第36页
            1.2.1.2 制备氨基酸标准溶液第36页
            1.2.1.3 样品前处理第36-37页
            1.2.1.4 色谱条件第37页
        1.2.2 功能性低聚糖第37-39页
            1.2.2.1 配制标准溶液第37页
            1.2.2.2 样品的前处理第37-39页
            1.2.2.3 色谱条件第39页
        1.2.3 矿质元素测定第39页
        1.2.4 即墨老酒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性研究第39-42页
            1.2.4.1 多酚含量第39-41页
            1.2.4.2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第41-42页
            1.2.4.3 还原力第42页
    1.3 结果与讨论第42-49页
        1.3.1 游离氨基酸第42-45页
            1.3.1.1 氨基酸标准品谱图第43页
            1.3.1.2 样品游离氨基酸第43-45页
        1.3.2 低聚糖第45-46页
            1.3.2.1 四种低聚糖标准品谱图第45-46页
            1.3.2.2 样品的低聚糖第46页
        1.3.3 矿质元素第46-47页
        1.3.4 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第47-49页
            1.3.4.1 多酚含量第47-48页
            1.3.4.2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第48页
            1.3.4.3 还原力第48-49页
    1.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2 牡蛎黄酒的研制第53-66页
    引言第53-54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54页
        2.1.1 材料第54页
        2.1.2 仪器第54页
    2.2 实验方法第54-58页
        2.2.1 工艺的建立第54-55页
            2.2.1.1 最佳蛋白酶的选择第54-55页
            2.2.1.2 酶解条件优化第55页
            2.2.1.3 牡蛎酶解液黄酒和匀浆液黄酒第55页
            2.2.1.4 牡蛎黄酒和对照黄酒第55页
        2.2.2 水解度的测定第55-57页
            2.2.2.1 总蛋白的测定第56页
            2.2.2.2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第56-57页
        2.2.3 多糖含量第57-58页
        2.2.4 牛磺酸第58页
        2.2.5 游离氨基酸第58页
        2.2.6 多酚含量第58页
        2.2.7 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实验第5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58-64页
        2.3.1 建立的牡蛎黄酒生产工艺第58-61页
            2.3.1.1 最佳蛋白酶的选择第58-60页
            2.3.1.2 酶解工艺的建立第60-61页
        2.3.2 牡蛎酶解液黄酒和匀浆液黄酒酿造和营养成分分析第61-63页
            2.3.2.1 基本理化指标第61页
            2.3.2.2 游离氨基酸第61页
            2.3.2.3 多酚含量第61-62页
            2.3.2.4 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的比较第62-63页
        2.3.3 牡蛎黄酒和对照黄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分析第63-64页
            2.3.3.1 两种黄酒基本理化指标分析第63-64页
    2.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6页
3 海洋保健黄酒的成分分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第66-74页
    引言第66页
    3.1 材料第66页
    3.2 实验方法第66页
        3.2.1 游离氨基酸第66页
        3.2.2 多酚含量第66页
        3.2.3 矿质元素第66页
        3.2.4 抗氧化性能分析第66页
            3.2.4.1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第66页
            3.2.4.2 还原力第6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66-72页
        3.3.1 游离氨基酸第66-67页
            3.3.1.1 常见氨基酸第66-67页
            3.3.1.2 非蛋白质氨基酸第67页
        3.3.2 多酚含量第67页
        3.3.3 矿质元素第67-70页
        3.3.4 抗氧化活性第70-72页
            3.3.4.1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第70-71页
            3.3.4.2 还原力第71-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4页
4 产酸性脲酶微生物的筛选鉴定第74-89页
    引言第74页
    4.1 材料、试剂与仪器第74-76页
        4.1.1 筛菌样品第74-75页
        4.1.2 培养基第75页
        4.1.3 试剂第75-76页
        4.1.4 实验仪器第76页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76-81页
        4.2.1 菌株筛选与保藏第76-77页
        4.2.2 发酵鉴定产酸性脲酶能力第77-78页
            4.2.2.1 酶活定义第77页
            4.2.2.2 酶活力测定第77-78页
        4.2.3 菌株形态学鉴定及 16S rRNA 鉴定的方法第78-79页
            4.2.3.1 革兰氏染色第78页
            4.2.3.2 16S rRNA 基因鉴定第78-79页
        4.2.4 菌株 OAU-1 发酵特性的研究第79-80页
            4.2.4.1 静置与摇床培养的方法第79页
            4.2.4.2 添加诱导剂的影响第79页
            4.2.4.3 菌体生长密度及产酶时间曲线研究第79-80页
            4.2.4.4 酸性脲酶在菌株 OAU-1 细胞中存在部位的检测第80页
        4.2.5 酸性脲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及稳定性研究第80页
            4.2.5.1 最适反应 pH 值第80页
            4.2.5.2 最适反应温度第80页
            4.2.5.3 pH 稳定性第80页
            4.2.5.4 温度稳定性第80页
        4.2.6 酸性脲酶在黄酒中清除尿素的研究第80-81页
            4.2.6.1 尿素测定方法第80-81页
            4.2.6.2 酸性脲酶清除尿素第81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1-86页
        4.3.1 筛选产酸性脲酶微生物 OAU-1 菌株的鉴定第81-82页
            4.3.1.1 形态观察第81-82页
            4.3.1.2 16S rRNA 结果分析第82页
        4.3.2 发酵特性结果分析第82-84页
            4.3.2.1 静置与摇床培养发现第82页
            4.3.2.2 添加诱导剂对产酶的影响第82-83页
            4.3.2.3 酸性脲酶在细胞中存在部位第83-84页
            4.3.2.4 微生物生长密度时间曲线和产酶时间曲线第84页
        4.3.3 酸性脲酶的最适反应条件及稳定性研究第84-86页
            4.3.3.1 最适反应 pH 值和温度第85页
            4.3.3.2 保存 pH 和温度稳定性第85-86页
        4.3.4 酸性脲酶在黄酒中清除尿素的研究结果第86页
    4.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89页
5 总结与展望第89-91页
    5.1 主要结论第89-90页
    5.2 展望第90-91页
附录一 菌株 OAU-1 的 16SrRNA 基因测序结果第91-92页
附录二 本论文研制的进入市场销售的牡蛎黄酒第92-93页
致谢第93-94页
个人简历第94页
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特征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柚子加工过程的褐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