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马来西亚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2页
    1.1 问题来源第8页
    1.2 理论和实践意义第8-9页
    1.3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第9页
        1.3.1 研究的内容第9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9页
    1.4 实验语音学与研究的介绍第9-12页
        1.4.1 实验语音学的产生第9-10页
        1.4.2 国内外的实验语音学研究第10-12页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相关理论的研究第12-19页
    2.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2.1.1 感知实验分析第12页
        2.1.2 声学实验分析第12-13页
    2.2 相关理论的研究第13-16页
        2.2.1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13页
        2.2.2 对比分析理论第13-14页
        2.2.3 偏误分析理论第14-15页
        2.2.4 中介语理论第15-16页
    2.3 马来语介绍第16页
    2.4 汉语声调的格局第16-19页
第三章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声调的感知实验分析第19-31页
    3.1 汉语单字调的感知实验分析第19-22页
        3.1.1 汉语单字调的区分实验第19-20页
        3.1.2 汉语单字调的辨认实验第20-22页
        3.1.3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单字调感知实验的小结第22页
    3.2 汉语双字调的感知实验分析一第22-31页
        3.2.1 汉语双字调的辨认实验-有意义的实验词第22-26页
        3.2.2 汉语双字调的辨认实验-无意义的实验词第26-29页
        3.2.3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感知实验的小结第29-31页
第四章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单字调的声学实验分析第31-43页
    4.1 汉语声调声学实验的思路第31页
    4.2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单字调的实验分析第31-43页
        4.2.1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声调总体分布分析第33-38页
        4.2.2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单字调习得的情况分析第38-41页
        4.2.3 低水平学生声学实验的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的声学实验分析第43-63页
    5.1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前后字的实验分析第43-44页
    5.2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前字的总体分布分析第44-53页
        5.2.1 低水平学生汉语双字调前字的总体分布结果和分析第44-47页
        5.2.2 与汉语普通话双字调的前字对比第47-50页
        5.2.3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前字习得的情况分析第50-53页
    5.3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后字的总体分布分析第53-60页
        5.3.1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后字的总体分布结果和分析第53-55页
        5.3.2 与汉语普通话双字调的后字对比第55-57页
        5.3.3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后字习得的情况分析第57-60页
    5.4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双字调前后字声学实验的小结第60-63页
        5.4.1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前字声学实验的情况第60-61页
        5.4.2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后字声学实验的情况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偏误产生原因第63-71页
    6.1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感知习得的过程第63-64页
        6.1.1 汉语单字调的感知实验第63页
        6.1.2 汉语双字调的感知实验第63-64页
    6.2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声学实验习得的过程第64-68页
        6.2.1 汉语单字调的声学实验第64-65页
        6.2.2 汉语双字调的声学实验第65-68页
    6.3 低水平马来西亚学生习得汉语单字调与双字调的偏误分析第68-71页
第七章 :结语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附录第75-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悟方言语音研究
下一篇:墨西哥城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情况调查与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