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教学法、教学工作论文

谐音现象及谐音字在对越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2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2-16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页
    第四节 谐音的定义及其形成基础第16-20页
第二章 谐音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的运用第20-31页
    第一节 利用谐音绕口令教学第20-27页
    第二节 谐音绕口令教学效果及不足第27-31页
第三章 谐音在汉字教学中的运用第31-40页
    第一节 同音字教学第32-35页
    第二节 形声字教学第35-40页
第四章 如何把谐音文化引进词汇教学第40-48页
    第一节 利用谐音字画教学第40-43页
    第二节 谐音字画一举多得的教学方式第43-48页
第五章 谐音文化教学启示第48-55页
    第一节 利用谐音吉祥文化教学第48-52页
    第二节 利用谐音歇后语教学第52-55页
第六章 针对谐音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第55-59页
    第一节 对教材的建议第55-56页
    第二节 对教师的建议第56页
    第三节 对课后引导的建议第56-57页
    第四节 对中国汉办的建议第57-59页
第七章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 A 实践教学运用辨别送气音的绕口令第64-66页
附录 B 汉字收获练习第66-68页
附录 C 关于汉语谐音文化了解调查问卷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隐喻视阈下壮泰谚语比较研究
下一篇:现代汉语的“对”、“对于”、“关于”和泰语的“(?)”、“(?)”、“(?)”句法语义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