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产加工工业论文--水产食品加工与保藏论文

红肉鱼与白肉鱼鱼肉的气调包装冷藏保鲜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水产品发展现状及其新鲜度影响因素第13-16页
        1.1.1 水产品发展现状第13页
        1.1.2 水产品新鲜度影响因素第13-16页
    1.2 评价鱼肉新鲜度的指标第16-17页
        1.2.1 感官评价第16页
        1.2.2 色差、质构第16页
        1.2.3 挥发性盐基氮第16页
        1.2.4 K值第16-17页
        1.2.5 脂肪氧化值第17页
        1.2.6 pH第17页
        1.2.7 总菌落数第17页
    1.3 水产品保鲜技术概述第17-21页
        1.3.1 气调保鲜技术第17-20页
        1.3.2 低温保鲜第20页
        1.3.3 辐照保鲜第20页
        1.3.4 食品添加剂保鲜第20-21页
        1.3.5 生物保鲜剂保鲜第21页
        1.3.6 臭氧水保鲜第21页
        1.3.7 光催化第21页
    1.4 智能气调包装系统第21-23页
        1.4.1 气调包装机第22页
        1.4.2 气体混合器第22-23页
        1.4.3 在线气体分析仪第23页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第23-25页
        1.5.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光照和温度对草鱼和三文鱼鱼肉贮藏品质的比较研究第25-38页
    2.1 前言第2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2.2.1 材料与主要试剂第25-26页
        2.2.2 样品处理第26页
        2.2.3 主要仪器设备第26-27页
        2.2.4 营养成分测定第27页
        2.2.5 pH值的测定第27页
        2.2.6 挥发性盐基氮(TVB-N)测定第27页
        2.2.7 脂肪氧化值(TBA)含量测定第27-28页
        2.2.8 色泽测定第28页
        2.2.9 K值的测定第28-30页
        2.2.10 微生物指标测定第30页
        2.2.11 一级动力学模型第30页
    2.3 数据分析第30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0-37页
        2.4.1 两种鱼肉的一般营养成分对比分析第30页
        2.4.2 光照和温度对草鱼、三文鱼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变化的影响第30-32页
        2.4.3 光照和温度对草鱼、三文鱼贮藏过程中pH值变化的影响第32-33页
        2.4.4 光照和温度对草鱼片、三文鱼片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影响第33-34页
        2.4.5 光照和温度对草鱼片、三文鱼片贮藏过程中脂肪氧化值(TBA)含量变化的影响第34-35页
        2.4.6 光照和温度对不同鱼肉贮藏过程中色差值的影响第35-36页
        2.4.7 光照和温度对草鱼片、三文鱼片贮藏过程中K值的影响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不同气体浓度包装方式对草鱼、三文鱼气调包装保鲜过程中品质的比较研究第38-63页
    3.1 前言第38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8-42页
        3.2.1 实验材料第38页
        3.2.2 样品处理第38-39页
        3.2.3 实验设备第39-42页
        3.2.4 实验方法第42页
    3.3 数据分析方法第42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42-62页
        3.4.1 不同CO_2浓度气调包装方式对草鱼片、三文鱼片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第42-51页
        3.4.2 不同O_2浓度气调包装方式对草鱼片、三文鱼片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第51-57页
        3.4.3 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57-58页
        3.4.4 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鱼肉新鲜度的综合评价第58-61页
        3.4.5 新鲜度指标与O_2、CO_2含量的关系第61-62页
    3.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不同包装材料对气调包装保鲜过程中草鱼、三文鱼鱼肉品质的比较研究第63-75页
    4.1 前言第6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4.2.1 实验材料第63页
        4.2.2 样品处理第63-64页
        4.2.3 包装材料检测第64页
        4.2.4 其它指标检测第64页
    4.3 数据分析第64-65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5-73页
        4.4.1 CO_2含量的变化第65页
        4.4.2 O_2含量的变化第65-66页
        4.4.3 细菌总数变化第66-67页
        4.4.4 TVB-N值的变化第67-68页
        4.4.5 TBA值的变化第68-69页
        4.4.6 K值的变化第69-70页
        4.4.7 pH值的变化第70-72页
        4.4.8 色差值的变化第72页
        4.4.9 不同包装材料中鱼肉新鲜度的综合评价及鱼肉品质、材料物性关系模型第72-73页
    4.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结论第75-76页
    创新点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件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粤绣在广东职业教育中的推广与运用研究
下一篇:不同预制条件和熟化方式对鲍鱼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