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引论 | 第8-13页 |
·选题缘由 | 第8页 |
·术语界定 | 第8-9页 |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非共素同译词 | 第9-10页 |
·初级汉语教材 | 第10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汉语教程》非共素同译词现象的考察与分析 | 第13-25页 |
·考察对象 | 第13-14页 |
·统计标准 | 第13页 |
·词汇总量 | 第13-14页 |
·统计列表 | 第14-19页 |
·词性相同的非共素同译词组 | 第14-18页 |
·词性不相同的非共素同译词组 | 第18-19页 |
·现象分析 | 第19-25页 |
·"同义"的非共素同译词 | 第19-20页 |
·"异义"的非共素同译词 | 第20页 |
·"近义"的非共素同译词 | 第20-25页 |
·词义的轻重差别 | 第21页 |
·词义的范围差别 | 第21-22页 |
·词语的语用差别 | 第22-25页 |
第三章 留学生使用非共素同译词产生的偏误类型和原因 | 第25-34页 |
·留学生使用非共素同译词产生的偏误类型 | 第25-30页 |
·非共素同译实词中常见的偏误类型 | 第25-29页 |
·非共素同译虚词中常见的偏误类型 | 第29-30页 |
·使用非共素同译词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 | 第30-34页 |
·客观原因 | 第31-32页 |
·主观原因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改进非共素同译词现象的建议 | 第34-40页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策略 | 第34-37页 |
·重视词汇教学方法 | 第34-35页 |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第35-36页 |
·"偏误预治"与"总结归纳"策略 | 第36-37页 |
·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策略 | 第37-40页 |
·提高译释质量 | 第37-38页 |
·改进编排空间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