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酿造工业论文--各种酒及其制造论文--黄酒、清酒论文

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6页
    1.1 广东客家黄酒的简介第13-20页
        1.1.1 广东客家黄酒的特色第13-14页
        1.1.2 广东客家黄酒的酿造工艺第14-16页
        1.1.3 广东客家黄酒中的功能性物质第16-19页
            1.1.3.1 氨基酸第16页
            1.1.3.2 有机酸第16页
            1.1.3.3 生物活性肽第16-17页
            1.1.3.4 低聚糖第17页
            1.1.3.5 矿物质微量元素第17-18页
            1.1.3.6 酚类物质第18页
            1.1.3.7 γ‐ 氨基丁酸第18页
            1.1.3.8 其他抗氧化物质第18-19页
        1.1.4 广东客家黄酒的现状及前景第19-20页
            1.1.4.1 现状第19-20页
            1.1.4.2 前景第20页
    1.2 红曲在黄酒中的研究现状第20-24页
        1.2.1 红曲的概述第20-21页
        1.2.2 红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第21-24页
            1.2.2.1 酶类第21-22页
            1.2.2.2 红曲色素第22页
            1.2.2.3 莫纳可林类化合物第22-23页
            1.2.2.4 其它代谢产物第23-24页
        1.2.3 红曲在黄酒中的研究第24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第24-26页
        1.3.1 研究目的意义第24-25页
        1.3.2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发酵的影响第26-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6-31页
        2.1.1 试验材料第26页
        2.1.2 主要试剂第26-28页
        2.1.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8页
        2.1.4 试验方法第28-30页
            2.1.4.1 广东客家黄酒制备工艺流程第28页
            2.1.4.2 操作要点第28-29页
            2.1.4.3 广东客家黄酒酒曲配方第29-30页
        2.1.5 分析测定方法第30-31页
            2.1.5.1 酒曲发酵性能的测定方法第30页
            2.1.5.2 客家黄酒中基础理化成分的测定方法第30-31页
        2.1.6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第31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1-39页
        2.2.1 酒曲的理化性质第31-33页
        2.2.2 红曲对客家黄酒发酵过程的影响第33-39页
            2.2.2.1 红曲对酒醅中总糖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2.2.2.2 红曲对酒醅中酒精度的影响第34-35页
            2.2.2.3 红曲对酒醅中 pH 的影响第35-36页
            2.2.2.4 红曲对酒醅中总酸含量的影响第36-37页
            2.2.2.5 红曲对酒醅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第37-38页
            2.2.2.6 红曲对酒液呈色的影响第38页
            2.2.2.7 红曲对酒醅出酒率的影响第38-39页
    2.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三章 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品质的影响第40-5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0-46页
        3.1.1 试验材料第40页
        3.1.2 主要试剂第40-42页
        3.1.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42页
        3.1.4 试验方法第42页
        3.1.5 分析测定方法第42-46页
            3.1.5.1 有机酸的测定第42-43页
            3.1.5.2 氨基酸的测定第43-44页
            3.1.5.3 GABA 测定第44页
            3.1.5.4 感官评定第44-46页
        3.1.6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第4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6-57页
        3.2.1 红曲对客家黄酒中有机酸的影响第46-50页
            3.2.1.1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46-47页
            3.2.1.2 加标回收试验第47-48页
            3.2.1.3 红曲对酒醅中有机酸总量的影响第48-49页
            3.2.1.4 红曲对有机酸风味的影响第49-50页
            3.2.1.5 红曲对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第50页
        3.2.2 红曲对客家黄酒中氨基酸的影响第50-54页
            3.2.2.1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50-51页
            3.2.2.2 加标回收试验第51-52页
            3.2.2.3 红曲对酒醅中氨基酸总量的影响第52-53页
            3.2.2.4 红曲对氨基酸风味的影响第53-54页
            3.2.2.5 红曲对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54页
        3.2.3 红曲对客家黄酒中 GABA 的影响第54-57页
            3.2.3.1 标准曲线的制备第54-55页
            3.2.3.2 加标回收试验第55-56页
            3.2.3.3 红曲对酒醅中 GABA 含量的影响第56-57页
        3.2.4 红曲对客家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第57页
    3.3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红曲对广东客家黄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59-7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9-64页
        4.1.1 试验材料第59页
        4.1.2 主要试剂第59-61页
        4.1.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61页
        4.1.4 试验方法第61页
        4.1.5 分析测定方法第61-64页
            4.1.5.1 总酚含量的测定第61-62页
            4.1.5.2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第62页
            4.1.5.3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第62-63页
            4.1.5.4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63-64页
        4.1.6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第64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64-68页
        4.2.1 红曲对客家黄酒总酚含量的影响第64页
        4.2.2 红曲对客家黄酒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第64-66页
        4.2.3 红曲对客家黄酒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第66-67页
        4.2.4 红曲对客家黄酒还原能力的影响第67-68页
            4.2.4.1 铁氰化钾法第67-68页
            4.2.4.2 FRAP 法第68页
    4.3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红曲添加量对广东客家黄酒的影响第70-83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0-71页
        5.1.1 试验材料第70页
        5.1.2 主要试剂第70页
        5.1.3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70页
        5.1.4 试验方法第70-71页
        5.1.5 分析测定方法第71页
        5.1.6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第71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1-81页
        5.2.1 红曲添加量对客家黄酒中有机酸的影响第71-73页
            5.2.1.1 红曲添加量对酒醅中有机酸总量的影响第71-72页
            5.2.1.2 红曲添加量有机酸风味的影响第72-73页
            5.2.1.3 红曲添加量对有机酸含量的影响第73页
        5.2.2 红曲添加量对客家黄酒中氨基酸的影响第73-75页
            5.2.2.1 红曲添加量对酒醅中氨基酸总量的影响第73-74页
            5.2.2.2 红曲添加量对氨基酸风味的影响第74-75页
            5.2.2.3 红曲添加量对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第75页
        5.2.3 红曲添加量对客家黄酒中 GABA 的影响第75-76页
        5.2.4 红曲添加量对客家黄酒感官品质的影响第76页
        5.2.5 红曲添加量对客家黄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第76-81页
            5.2.5.1 红曲添加量对总酚含量的影响第76-77页
            5.2.5.2 红曲添加量对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第77-79页
            5.2.5.3 红曲添加量对 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第79-80页
            5.2.5.4 红曲添加量对还原能力的影响第80-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结论与展望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肌延迟对比增强MR评估肺高血压患者心肌受损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下一篇:131I标记RGD纳米脂质体的裸鼠荷瘤动物模型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