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 前言 | 第14页 |
2 明胶发展简史 | 第14-15页 |
3 鱼胶 | 第15-17页 |
3.1 鱼胶的制备 | 第15页 |
3.2 鱼胶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15-16页 |
3.3 明胶的功能性质 | 第16页 |
3.4 鱼胶的感官特性 | 第16-17页 |
4 明胶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第17页 |
4.1 明胶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第17页 |
4.2 鱼胶的发展前景 | 第17页 |
5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罗非鱼皮明胶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19-27页 |
1 前言 | 第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19-20页 |
2.2 原料与试剂 | 第2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0-2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6页 |
3.1 罗非鱼皮明胶的提取率 | 第23页 |
3.2 罗非鱼皮明胶的pH和透明度 | 第23-24页 |
3.3 罗非鱼皮明胶的凝胶强度 | 第24页 |
3.4 罗非鱼皮的凝胶点和熔化点 | 第24-25页 |
3.5 罗非鱼皮明胶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与分布 | 第25-26页 |
4 结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罗非鱼皮明胶挥发性物质检测及脱腥方法 | 第27-41页 |
1 前言 | 第27-2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28-29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9页 |
3.1 感官评定结果 | 第30-34页 |
3.2 环糊精、活性炭和硅藻土对明胶溶液透明度的影响 | 第34-36页 |
3.3 环糊精、活性炭和硅藻土前后罗非鱼皮明胶的挥发性成分 | 第36-39页 |
4 结论 | 第39-41页 |
第四章 苹果酸、柠檬酸和乳酸对鱼胶流变性质的影响 | 第41-57页 |
1 前言 | 第4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41-4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5页 |
3.1 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鱼明胶pH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3.2 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鱼明胶凝胶强度的影响 | 第44-46页 |
3.3 鱼胶的凝胶点和熔化点及其与浓度的关系 | 第46-48页 |
3.4 酸对鱼胶的凝胶点和熔化点的影响 | 第48-50页 |
3.5 鱼明胶的弹性模量 (G’)和损耗模量 (G’’)与浓度的关系 | 第50-52页 |
3.6 酸对鱼明胶弹性模量 (G’)和损耗模量 (G’’)与浓度关系的影响 | 第52-55页 |
4 结论 | 第55-57页 |
第五章 鱼胶对酸奶质构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 第57-64页 |
1 前言 | 第5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57页 |
2.2 仪器与设备 | 第57-5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9-63页 |
3.1 鱼胶对酸奶脱水缩合的影响 | 第59-60页 |
3.2 鱼胶对酸奶可滴定酸度的影响 | 第60页 |
3.3 鱼胶对酸奶质构特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3.4 鱼胶对酸奶流变性质的影响 | 第62-63页 |
4 结论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1 结论 | 第64-66页 |
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