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食品包装学论文--包装材料论文

基于山梨酸—壳聚糖微囊的抗菌薄膜的制备及其在黑鱼保鲜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抗菌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抗菌包装材料中使用的抗菌剂及其分类第12-15页
        1.2.2 抗菌包装材料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第二章 含山梨酸微球的抗菌薄膜对黑鱼的保鲜机理第16-21页
    2.1 黑鱼死后腐败变质机理第16-17页
    2.2 山梨酸-壳聚糖微球的抗菌机理第17-19页
        2.2.1 山梨酸的抗菌机理第17页
        2.2.2 壳聚糖的抗菌机理第17页
        2.2.3 抗菌薄膜的树脂材料及其抗菌机理第17-19页
    2.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第19-21页
第三章 山梨酸-壳聚糖微球/PE抗菌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1-33页
    3.1 前言第21-22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3.2.1 仪器第22页
        3.2.2 材料第22-23页
        3.2.3 微球制备第23页
        3.2.4 抗菌薄膜的制备第23-24页
        3.2.5 壳聚糖微球的扫描电镜微观分析第24页
        3.2.6 壳聚糖微球的红外表征第24页
        3.2.7 抗菌薄膜性能表征方法第24-26页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6-32页
        3.3.1 微球红外光谱结果第26-27页
        3.3.2 微球的电镜扫描结果第27页
        3.3.3 薄膜的电镜扫描结果分析第27-28页
        3.3.4 薄膜的机械、光学性能第28-29页
        3.3.5 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及氧气透过率第29-31页
        3.3.6 薄膜抑菌结果分析第31-32页
    3.4 小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山梨酸-壳聚糖微球/EVOH抗菌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33-42页
    4.1 前言第33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4.2.1 仪器第33-34页
        4.2.2 材料第34页
        4.2.3 抗菌薄膜的制备第34页
        4.2.4 薄膜的性能表征方法第34-36页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41页
        4.3.1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第36-37页
        4.3.2 薄膜的机械性能第37-38页
        4.3.3 薄膜的光学性能第38页
        4.3.4 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系数及氧气透过率第38-39页
        4.3.5 薄膜抑菌结果分析第39-41页
    4.4 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山梨酸-壳聚糖微球/PE抗菌薄膜对黑鱼鱼肉保鲜的影响第42-51页
    5.1 前言第42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5.2.1 材料与试剂第42页
        5.2.2 仪器与设备第42-43页
        5.2.3 样品的处理第43页
        5.2.4 菌落总数测定第43页
        5.2.5 TVB-N的测定第43-44页
        5.2.6 TBA值测定第44页
        5.2.7 pH值测定第44页
        5.2.8 汁液流失率测定第44页
        5.2.9 统计分析方法第44页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49页
        5.3.1 菌落总数的变化第44-45页
        5.3.2 TVB-N含量的变化第45-47页
        5.3.3 TBA值的变化第47-48页
        5.3.4 pH值的变化第48-49页
        5.3.5 汁液流失率的变化第49页
    5.4 小结第49-51页
第六章 山梨酸-壳聚糖微球/EVOH抗菌薄膜对黑鱼鱼肉保鲜的影响第51-63页
    6.1 前言第51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6.2.1 材料与试剂第51-52页
        6.2.2 仪器与设备第52页
        6.2.3 样品的处理第52-53页
        6.2.4 菌落总数测定第53页
        6.2.5 TVB-N测定第53页
        6.2.6 TBA值测定第53页
        6.2.7 pH值测定第53页
        6.2.8 汁液流失率测定第53页
        6.2.9 K值的测定第53-54页
        6.2.10 感官评定第54页
        6.2.11 统计分析方法第54页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4-62页
        6.3.1 菌落总数的变化第54-55页
        6.3.2 TVB-N的变化第55-56页
        6.3.3 TBA值的变化第56-57页
        6.3.4 pH值的变化第57-58页
        6.3.5 汁液流失的变化第58-59页
        6.3.6 K值的变化第59-60页
        6.3.7 感官评定结果第60-62页
    6.4 小结第62-63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7.1 结论第63-64页
    7.2 后续研究及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2页
致谢第72-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与专利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罗非鱼皮明胶的脱腥、流变性质及其对酸奶品质的影响
下一篇:改性纳米抗菌聚乙烯醇薄膜的性能及其对冷藏黑鱼品质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