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科学论文--食品化学论文

桑色素对酪氨酸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机理的探讨

摘要第3-6页
Abstact第6-9页
缩写符号与代号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0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酪氨酸酶(TY)第14-19页
        1.2.1 酪氨酸酶概况第14-15页
        1.2.2 酪氨酸酶的催化机制第15-16页
        1.2.3 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进展第16-19页
    1.3 黄嘌呤氧化酶(XO)第19-23页
        1.3.1 黄嘌呤氧化酶概况第19-20页
        1.3.2 黄嘌呤氧化酶的催化机制第20页
        1.3.3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研究进展第20-23页
    1.4 桑色素简介第23-24页
    1.5 主要研究方法第24-26页
        1.5.1 小分子药物对酶抑制动力学方法第24页
        1.5.2 小分子药物与酶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第24-26页
        1.5.3 分子模拟技术第26页
    1.6 研究意义第26-28页
    1.7 研究内容第28-30页
        1.7.1 课题来源第28页
        1.7.2 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1.7.2.1 桑色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第28-29页
            1.7.2.2 桑色素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及山奈酚的影响第29页
            1.7.2.3 山奈酚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机理探讨第29-30页
第2章 桑色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第30-45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3页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31页
        2.2.2 实验方法第31-33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3-43页
        2.3.1 桑色素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第33-34页
        2.3.2 桑色素对酪氨酸酶的失活动力学测定第34-35页
        2.3.3 桑色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动力学分析第35-36页
        2.3.4 桑色素对酪氨酸酶的荧光猝灭第36-38页
        2.3.5 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分析第38-39页
        2.3.6 能量转移和结合距离测定第39-40页
        2.3.7 圆二色谱分析第40-42页
        2.3.8 桑色素与酪氨酸酶的分子对接分析第42-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3章 桑色素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及山奈酚的影响第45-57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48页
        3.2.1 仪器和材料第46页
        3.2.2 实验方法第46-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56页
        3.3.1 桑色素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率测定第48页
        3.3.2 桑色素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动力学测定第48-49页
        3.3.3 桑色素对黄嘌呤氧化酶的荧光光谱的影响第49-50页
        3.3.4 桑色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测定第50-52页
        3.3.5 桑色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相互作用结合位点数第52页
        3.3.6 桑色素引起黄嘌呤氧化酶二级结构变化分析第52-53页
        3.3.7 桑色素与黄嘌呤氧化酶结合的分子模拟第53-55页
        3.3.8 山奈酚对桑色素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山奈酚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机理探讨第57-71页
    4.1 引言第57-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58页
        4.2.2 实验方法第58-5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9-69页
        4.3.1 山奈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第59-60页
        4.3.2 山奈酚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第60-61页
        4.3.3 桑色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动力学分析第61-62页
        4.3.4 山奈酚对黄嘌呤氧化酶的荧光猝灭第62-63页
        4.3.5 结合常数、热力学参数和结合位点数第63-64页
        4.3.6 山奈酚对黄嘌呤氧化酶构象的影响第64-66页
        4.3.7 山奈酚与黄嘌呤氧化酶结合的分子模拟第66-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4页
    5.1 结论第71-73页
    5.2 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5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化数字健身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钯催化醋酸碘苯合成联芳类化合物的偶联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