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留学生汉语称呼语语用能力调查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0.1 选题理由第7页
    0.2 研究意义第7-8页
        0.2.1 理论意义第7-8页
        0.2.2 实践意义第8页
    0.3 研究方法第8页
        0.3.1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第8页
        0.3.2 对比分析法第8页
    0.4 研究现状第8-13页
        0.4.1 关于称呼语的本体研究第8-11页
        0.4.2 关于留学生汉语称呼语研究第11-13页
第一章 汉语称呼语语用研究基础第13-18页
    1.1 称呼语的定义与分类第13页
    1.2 影响称呼语使用的因素第13-16页
        1.2.1 社会距离第14页
        1.2.2 权势关系第14-15页
        1.2.3 年龄关系第15页
        1.2.4 交际目的第15页
        1.2.5 礼貌原则第15-16页
    1.3 研究称呼语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1.3.1 权势与等同理论第16页
        1.3.2 顺应论第16-17页
    1.4 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留学生汉语称呼语语用能力调查第18-23页
    2.1 调查问卷设计第18-20页
        2.1.1 称呼语语用能力测试卷设计第18页
        2.1.2 书面话语填充测试卷设计第18-20页
    2.2 调查对象、过程及研究问题第20-22页
        2.2.1 调查对象第20-21页
        2.2.2 调查过程第21-22页
        2.2.3 研究问题第22页
    2.3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留学生汉语称呼语语用能力分析第23-38页
    3.1 留学生零称呼语语用能力分析第23-26页
        3.1.1 零称呼语使用情况分析第23-24页
        3.1.2 零称呼语代替语分析第24-26页
    3.2 留学生各类称呼语语用能力分析第26-35页
        3.2.1 认知情况分析第26-28页
        3.2.2 语用情况分析第28-35页
        3.2.3 使用及教学评价情况分析第35页
    3.3 访谈第35-36页
    3.4 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留学生汉语称呼语语用偏误原因分析与调查启示第38-43页
    4.1 原因分析第38-41页
        4.1.1 多角度原因分析第38-39页
        4.1.2 顺应论视角下的原因分析第39-41页
    4.2 教学启示第41-43页
        4.2.1 提高留学生称呼语认知能力第41页
        4.2.2 提高留学生汉语称呼语语用能力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5.1 研究结论第43页
    5.2 研究不足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致谢第49-50页
附录第50-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心理资本调查及团体辅导干预研究--基于常州市S校的个案
下一篇:留学生“毕竟”类语气副词习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