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粮食加工工业论文--谷类制食品论文--面粉制食品论文

马铃薯全粉在功能性主食馒头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马铃薯全粉概述第11-12页
        1.1.1 马铃薯全粉第11页
        1.1.2 马铃薯全粉的性质第11-12页
        1.1.3 马铃薯全粉的营养价值第12页
    1.2 马铃薯全粉主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中国传统主食馒头的发展与研究概况第14页
    1.4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4-17页
第二章 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品质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7-27页
    2.1 实验原料、仪器和设备第17页
        2.1.1 实验原料第17页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17页
    2.2 实验方法第17-20页
        2.2.1 馒头的制备第17-18页
        2.2.2 馒头比容、高周比的测定第18-19页
        2.2.3 感官评分设计第19-20页
        2.2.4 数据处理第2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0-26页
        2.3.1 谷朊粉对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品质的影响第20-21页
        2.3.2 马铃薯淀粉对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品质的影响第21-23页
        2.3.3 乳清蛋白对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品质的影响第23-24页
        2.3.4 果葡糖浆对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品质的影响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的工艺优化第27-37页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28页
        3.2.1 馒头的制作第27页
        3.2.2 生产技术的优化第27-28页
        3.2.3 馒头的品质评价第28页
        3.2.4 数据处理第28页
    3.3 提高馒头感官评分的工艺优化第28-29页
        3.3.1 单因素实验第28-29页
        3.3.2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29页
    3.4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3.4.1 单因素实验结果第29-31页
        3.4.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第31-34页
    3.5 本章小结第34-37页
第四章 马铃薯全粉功能性主食馒头的研制第37-47页
    4.1 实验原料和设备第37-38页
        4.1.1 实验原料第37页
        4.1.2 实验设备第37-38页
    4.2 实验方法第38-39页
        4.2.1 馒头的制备第38页
        4.2.2 馒头的品质评价第38页
        4.2.3 数据处理第38-39页
    4.3 不同功能组分及加工方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第39-41页
        4.3.1 大豆卵磷脂对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品质的影响第39-40页
        4.3.2 红茶粉对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品质的影响第40页
        4.3.3 原料加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主食馒头品质的影响第40-41页
    4.4 提高功能性主食馒头感官评分的工艺优化第41-45页
        4.4.1 响应面优化试验第41-42页
        4.4.2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4.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五章 制品对健康小鼠耐力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第47-53页
    5.1 实验材料第47-48页
        5.1.1 实验原料第47页
        5.1.2 受试动物第47页
        5.1.3 主要试剂、仪器和设备第47-48页
    5.2 实验及分析方法第48-49页
        5.2.1 不同种类主食的制备第48页
        5.2.2 小鼠游泳实验第48页
        5.2.3 血清尿素氮测定第48-49页
        5.2.4 肌/肝糖原测定第49页
        5.2.5 血乳酸测定第49页
        5.2.6 数据处理第49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5.3.1 对小鼠耐力运动的影响第49-50页
        5.3.2 对小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的影响第50页
        5.3.3 对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影响第50-51页
        5.3.4 对小鼠运动后血乳酸含量的影响第51-52页
    5.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53-55页
    6.1 结论第53页
    6.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及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网邱县供电公司智能电网环境下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我国物流上市企业效率评价研究--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