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一)叹词本体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二)对外汉语叹词教学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对初级阶段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叹词习得情况的调查 | 第16-26页 |
(一)汉语叹词使用情况的问卷设计和访谈设计 | 第16-20页 |
1.问卷设计 | 第16-19页 |
2.访谈设计 | 第19-20页 |
(二)对汉语叹词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 | 第20-23页 |
1.问卷调查结果 | 第20-21页 |
2.学生访谈结果 | 第21-23页 |
(三)汉语叹词使用偏误分类 | 第23-26页 |
1.“啊”的过度泛化 | 第23-24页 |
2.“哦”的过度泛化 | 第24页 |
3.辨音失败 | 第24页 |
4.词义不明 | 第24-26页 |
二、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叹词使用偏误原因 | 第26-33页 |
(一)蒙古语的叹词含义、出现语境相对固定、单一 | 第26-27页 |
(二)教材中汉语叹词总量不足、出现次数相差悬殊、总结不够·18 | 第27-29页 |
(三)汉语叹词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碎片化且忽视考查 | 第29-30页 |
(四)蒙古国留学生的畏难心理并采用体势语和回避策略 | 第30-33页 |
1.畏难心理 | 第30-31页 |
2.采用体势语和回避策略 | 第31-33页 |
三、对初级阶段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叹词教学改进策略 | 第33-41页 |
(一)从课文出发,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个叹词的丰富内涵和使用范围 | 第33-34页 |
(二)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叹词并及时总结 | 第34-36页 |
(三)活跃课堂气氛,制造师生互动机会,加强叹词操练和考查 | 第36-37页 |
(四)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尝试“表情动作教学法” | 第37-41页 |
余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