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船随浪稳性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三体船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随浪稳性研究概述 | 第11-12页 |
·NURBS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本文工作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基于NURBS的三体船建模 | 第17-31页 |
·NURBS曲线 | 第17-23页 |
·NURBS曲线的定义 | 第17-18页 |
·NURBS曲线的基本算法 | 第18-19页 |
·构造NURBS曲线的节点矢量 | 第19-20页 |
·反算控制顶点 | 第20-21页 |
·边界条件 | 第21-23页 |
·NURBS曲面 | 第23-24页 |
·NURBS曲面定义 | 第23-24页 |
·NURBS曲面性质 | 第24页 |
·NURBS曲线曲面在三体船上的应用 | 第24-29页 |
·船体型线的拟合方法 | 第25-26页 |
·水线与横剖线的构造 | 第26-28页 |
·船体曲面的生成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船舶在波浪中的几何要素计算 | 第31-43页 |
·船舶在波浪中的任意浮态 | 第31-32页 |
·三体船与波浪的求交计算 | 第32-35页 |
·剖面交点分布情况 | 第32-34页 |
·求交算法 | 第34-35页 |
·船舶几何要素计算 | 第35-39页 |
·面积要素的数值计算 | 第36-38页 |
·体积要素的数值计算 | 第38页 |
·波浪中的船舶瞬时吃水 | 第38-39页 |
·浮态变化时的增量表示方法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随浪稳性计算方法研究 | 第43-61页 |
·坐标系 | 第43-46页 |
·坐标系的选取与转换 | 第43-45页 |
·随浪航行时的坐标系转换 | 第45-46页 |
·随浪航行时的计算用波浪 | 第46-51页 |
·波浪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有效波与有效波谱理论 | 第48-50页 |
·船速对随浪稳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波浪力的计算 | 第51-53页 |
·浮态与稳性方程 | 第53-59页 |
·浮态方程的建立 | 第53-55页 |
·浮态方程的解法 | 第55-58页 |
·复原力臂的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稳性计算模型的验证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随浪稳性计算分析 | 第61-81页 |
·模型建立 | 第61-62页 |
·静水中三体船稳性计算 | 第62-65页 |
·波浪要素对随浪中三体船稳性影响 | 第65-68页 |
·波高的影响 | 第66页 |
·波长的影响 | 第66-67页 |
·波向加的影响 | 第67页 |
·船波相对位置的影响 | 第67-68页 |
·船型要素对随浪中三体船稳性影响 | 第68-77页 |
·波高不同时船型要素对稳性的影响 | 第68-71页 |
·波长不同时船型要素对稳性的影响 | 第71-73页 |
·船波相对位置不同时船型要素对稳性的影响 | 第73-75页 |
·浪向角不同时船型要素对稳性的影响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