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油脂的制备及其调节血脂功效评价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 ·高脂血症的危害及其现状 | 第11-13页 |
| ·功能性调节血脂油脂开发的意义 | 第13-17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7-23页 |
| ·米糠油中谷维素调节血脂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 ·维生素 E 调节血脂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植物甾醇调节血脂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α-亚麻酸调节血脂功效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 ·研究意义 | 第24页 |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 第2章 功能性油脂的制备 | 第25-39页 |
| ·材料和仪器 | 第26-27页 |
| ·原料 | 第26页 |
| ·化学试剂与标样 | 第26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0页 |
| ·高谷维素米糠油的制备 | 第27页 |
| ·原料油中调节血脂活性物质的检测 | 第27-29页 |
| ·原料油脂肪酸组成的检测 | 第29页 |
| ·功能性油脂的制备方法 | 第29-30页 |
| ·功能性油脂物化性质检测 | 第30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0-37页 |
| ·谷维素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30-31页 |
| ·维生素 E 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31-32页 |
| ·植物甾醇标准曲线的确定 | 第32页 |
| ·原料油谷维素、植物甾醇、VE含量分析 | 第32-34页 |
| ·原料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 第34-35页 |
| ·功能性油脂质量指标分析 | 第35-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3章 功能性油脂调节血脂作用的评价 | 第39-54页 |
| ·材料和仪器 | 第39-40页 |
| ·实验动物 | 第39页 |
| ·原料 | 第39-40页 |
| ·仪器设备 | 第40页 |
|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 ·高脂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判定 | 第40页 |
| ·实验动物环境设置 | 第40-41页 |
| ·实验分组与剂量设置 | 第41-42页 |
| ·实验步骤 | 第42页 |
| ·主要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 第42-43页 |
| ·数据处理 | 第43页 |
| ·结果判定标准 | 第43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43-52页 |
| ·高脂模型判定结果 | 第43-44页 |
| ·功能性油脂对体重的影响 | 第44-46页 |
| ·功能性油脂对血脂水平的影响 | 第46-51页 |
| ·功能性油脂对血糖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4章 功能性油脂对高脂小鼠肝脏的病理探究 | 第54-66页 |
| ·材料和仪器 | 第54-55页 |
| ·原料与试剂 | 第54页 |
| ·仪器设备 | 第54-55页 |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 ·实验分组 | 第55页 |
| ·肝脏指数计算 | 第55-56页 |
| ·小鼠肝脏切片制备 | 第56页 |
| ·小鼠观察指标 | 第56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56-64页 |
| ·小鼠粪便及肝脏外观观察 | 第56页 |
| ·肝脏指数 | 第56-58页 |
| ·小鼠肝脏病理 | 第58-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 ·创新之处 | 第67页 |
| ·研究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