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本文缘起、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本文缘起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教学设计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研究概述 | 第13页 |
·本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本文研究对象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零基础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 | 第17-25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7-21页 |
·调查目的 | 第17页 |
·调查对象 | 第17页 |
·问卷设计思路 | 第17-18页 |
·问卷内容 | 第18页 |
·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 | 第18-21页 |
·其他资料的分析 | 第21-25页 |
·笔试的分析结果 | 第21-22页 |
·口语考试的分析结果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零基础综合课课堂教学总体设计及个案呈现 | 第25-41页 |
·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25-27页 |
·零基础语言教学的总体目标 | 第25页 |
·秘鲁零基础综合汉语课的总体目标 | 第25页 |
·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 第25-27页 |
·教学总体设计理念 | 第27-28页 |
·教学环境与教学策略 | 第28-32页 |
·教学过程 | 第28页 |
·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 第28-29页 |
·教学媒体的选择 | 第29-30页 |
·具体教学策略的选择 | 第30-32页 |
·课堂教学设计的个案呈现 | 第32-41页 |
·拼音课教学设计--以 j、q、x 课堂教学设计为例 | 第32-35页 |
·汉字教学——以汉字导入课课堂教学设计为例 | 第35-38页 |
·课文教学——以第二课你忙吗课堂教学设计为例 | 第38-41页 |
第四章 零基础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反馈及改进意见 | 第41-46页 |
·零基础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的反馈 | 第41-43页 |
·学生的反馈意见 | 第41-42页 |
·教师的反馈意见 | 第42页 |
·自我反馈意见 | 第42-43页 |
·零基础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的改进意见 | 第43-46页 |
第五章 总结及研究不足 | 第46-47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46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一 | 第49-52页 |
附录二 | 第52-60页 |
附录三 | 第60-64页 |
附录四 | 第64-70页 |
附录五 | 第70-73页 |
附录六 | 第73-75页 |
附录七 | 第75-79页 |
附录八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