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抗氧化物质 | 第11-15页 |
·自由基以及其生成反应 | 第11-12页 |
·抗氧化剂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12-15页 |
·固态发酵获得抗氧化物质 | 第15-20页 |
·菌种的选择 | 第16-17页 |
·培养基的选择 | 第17-20页 |
·其他条件 | 第20页 |
·本研究课题的立项背景、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3页 |
·立项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大米固态发酵菌种的筛选 | 第23-32页 |
·引言 | 第23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3-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菌种 | 第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1页 |
·酶活性比较 | 第26-28页 |
·发酵大米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米曲霉发酵大米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32-41页 |
·引言 | 第32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2-36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A. sojae 发酵大米中的主要酚类物质 | 第36-37页 |
·A. sojae 发酵大米提取物对β-胡萝卜素漂白的抑制作用 | 第37页 |
·A. sojae 发酵大米提取物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 | 第37-38页 |
·A. sojae 发酵大米提取物对 DNA 的保护作用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大米发酵生成抗酪氨酸酶物质的菌种筛选 | 第41-48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实验仪器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金属螯合能力 | 第43-44页 |
·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 第44-45页 |
·氧自由基吸收能力 | 第45-46页 |
·总酚含量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米曲霉发酵大米抗酪氨酸酶活性的研究及其应用 | 第48-59页 |
·引言 | 第4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实验仪器 | 第48-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8页 |
·A. oryzae SP-01 发酵大米提取液的主要成分分析 | 第50-51页 |
·A. oryzae SP-01 发酵大米提取液的酪氨酸酶抑制动力学研究 | 第51-54页 |
·A. oryzae SP-01 发酵大米提取液对苹果褐变的抑制作用 | 第54-56页 |
·A. oryzae SP-01 发酵大米提取液对虾血淋巴褐变的抑制作用 | 第56-57页 |
·A. oryzae SP-01 发酵大米对虾黑变的抑制作用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