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解酯化复合变性大米淀粉的制备及其在淀粉膜中的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绪论 | 第12-21页 |
| 1 大米淀粉研究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 2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概述 | 第13-18页 |
| ·酸解淀粉 | 第13-14页 |
| ·酯化淀粉 | 第14-17页 |
|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 | 第17-18页 |
| 3 食用淀粉膜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 第18页 |
| ·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发展前景 | 第18页 |
| 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立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 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最佳酸解条件的确定 | 第20页 |
|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最佳酯化条件的确定 | 第20页 |
|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与原淀粉的性质比较 | 第20页 |
|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20-21页 |
| 第一章 大米淀粉最佳酸解条件的确定 | 第21-28页 |
| 1 材料 | 第21-22页 |
| ·试验原料 | 第21页 |
| ·主要试剂 | 第21页 |
| ·试验设备与仪器 | 第21-22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 ·酸解条件单因素试验 | 第22页 |
| ·酸解条件正交试验 | 第22页 |
| ·酸解淀粉的制备 | 第22-23页 |
| ·酸解淀粉性质的测定 | 第23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3-27页 |
| ·直链淀粉含量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3-24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24-26页 |
| ·正交试验 | 第26-27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大米酸解淀粉最佳酯化条件的确定 | 第28-38页 |
| 1 材料 | 第28-29页 |
| ·试验原料 | 第28页 |
| ·主要试剂 | 第28页 |
| ·试验设备与仪器 | 第28-29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 ·酯化条件单因素试验 | 第29页 |
| ·酯化条件正交试验 | 第29页 |
|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的制备 | 第29页 |
| ·变性淀粉性质的测定 | 第29-30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30-34页 |
| ·正交试验 | 第34-37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与原淀粉的性质比较 | 第38-4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 ·试验原料 | 第38页 |
| ·试验设备与仪器 | 第38-39页 |
| ·试验方法 | 第39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糊化特性的测定 | 第39-41页 |
|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 第41-42页 |
| ·流变特性测定 | 第42-44页 |
| ·淀粉电镜扫描试 | 第44-46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膜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47-5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 ·材料 | 第47-48页 |
| ·试验方法 | 第48-50页 |
| ·制膜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50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 ·制备淀粉膜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50-55页 |
| ·大米淀粉膜与酸解酯化复合变性淀粉膜的性质比较 | 第55-56页 |
| ·成膜性研究 | 第56-57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 2 主要创新点 | 第59页 |
| 3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作者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