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0 前言 | 第13-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14-15页 |
·对虾概述 | 第14-15页 |
·凡纳滨对虾保鲜的意义 | 第15页 |
·对虾腐败变质的原因 | 第15-16页 |
·细菌作用 | 第15-16页 |
·酶作用 | 第16页 |
·水产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 | 第17-23页 |
·茶多酚 | 第18页 |
·壳聚糖 | 第18-19页 |
·植酸 | 第19页 |
·乳酸链球菌素 | 第19-20页 |
·中草药提取物 | 第20-22页 |
·复合生物保鲜剂 | 第22-23页 |
·凡纳滨对虾的优势腐败菌 | 第23页 |
·生物保鲜剂抑菌机理的研究现状 | 第23-26页 |
·茶多酚的抑菌机理 | 第23-24页 |
·壳聚糖的抑菌机理 | 第24页 |
·植酸的抑菌机理 | 第24-25页 |
·乳酸链球菌的抑菌机理 | 第25页 |
·中草药的抑菌机理 | 第25-26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4页 |
2 单一抑菌剂的筛选 | 第3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35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抑菌剂浓度的初步确定 | 第35-36页 |
·抑菌效果测定 | 第36-37页 |
·中草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第37页 |
·4 总黄酮含量测定 | 第37-38页 |
·抑菌剂浓度范围测定 | 第3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8-42页 |
·茶多酚、壳聚糖、Nisin 及植酸的抑菌效果 | 第38-40页 |
·中草药鱼腥草、黄芩和蒲公英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 第40页 |
·蒲公英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 | 第40页 |
·抑菌剂浓度范围测定结果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3 复合保鲜剂对凡纳滨对虾的保鲜效果的影响 | 第45-5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45-4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8页 |
·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试验 | 第46页 |
·复合保鲜剂的配制与原料处理 | 第46页 |
·指标测定 | 第46-4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比的确定 | 第48-49页 |
·凡纳滨对虾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的品质变化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4 复合保鲜剂的抑菌机理研究 | 第55-75页 |
·实验材料 | 第55-56页 |
·原料与试剂 | 第55-56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复合保鲜剂对优势腐败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确定 | 第56页 |
·复合保鲜剂对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活力测定 | 第56-57页 |
·复合保鲜剂对优势腐败菌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72页 |
·复合保鲜剂对希瓦氏菌的作用机理 | 第58-63页 |
·实验结论一 | 第63-64页 |
·复合保鲜剂对不动杆菌的作用机理 | 第64-68页 |
·实验结论二 | 第68-69页 |
·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荧光假单胞菌的作用机理 | 第69-72页 |
·实验结论三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
文章 | 第78页 |
研究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