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与实践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一 | 第7-8页 |
二 | 第8-9页 |
三 | 第9-10页 |
上篇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理论研究 | 第10-32页 |
第一节 现象的提出和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一、黎英海的“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 | 第10-11页 |
二、现象的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旋律运用的五声性 | 第13-20页 |
一、调式音阶的构成 | 第13-15页 |
二、旋律五声性的特点 | 第15-18页 |
三、宫系中偏音的作用 | 第18-20页 |
第三节 旋律多宫的综合性 | 第20-27页 |
一、多宫的综合音阶 | 第20-22页 |
二、综合的方式手法 | 第22-27页 |
第四节 与其它调接触的不同 | 第27-29页 |
一、调的转换 | 第28页 |
二、调式的交替 | 第28-29页 |
第五节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记谱 | 第29-32页 |
一、五声性调式常用的记谱原则和形式 | 第29-31页 |
二、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记谱 | 第31-32页 |
下篇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实践分析 | 第32-49页 |
第一节 形成独特的音乐风格 | 第32-43页 |
一、《红楼梦》音乐中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的体现 | 第33-38页 |
二、《红楼梦》音乐中双宫综合的贯穿性音调 | 第38-42页 |
三、《红楼梦》音乐中的其它特点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表现强烈的戏剧冲突 | 第43-49页 |
一、《党的女儿》唱段音乐简介 | 第44-45页 |
二、 五声性多宫综合现象在唱段中的体现 | 第45-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