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引言 | 第11-24页 |
·乳清蛋白概述 | 第11-12页 |
·乳清蛋白来源 | 第11页 |
·乳清蛋白的功能性成分 | 第11-12页 |
·可食性乳清蛋白膜 | 第12-16页 |
·乳清蛋白可食用膜的形成机制 | 第13页 |
·膜的改性 | 第13-15页 |
·可食用乳清蛋白膜的特性 | 第15-16页 |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 | 第16-20页 |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结构特征 | 第16-17页 |
·微生物谷氨酰胺转胺酶的作用机理 | 第17页 |
·影响谷氨酰胺转胺酶活性的因素 | 第17-19页 |
·谷氨酰胺转胺酶对乳清蛋白的改性 | 第19-20页 |
·可食性乳清蛋白膜研究状况 | 第20-22页 |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20-21页 |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21-22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立题意义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33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25页 |
·设备 | 第25页 |
·方法 | 第25-33页 |
·原料成分的测定 | 第25-26页 |
·膜性质测定 | 第26-28页 |
·转谷氨酰胺酶酶活的测定 | 第28页 |
·成膜工艺 | 第28-29页 |
·WPI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29页 |
·增塑剂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29页 |
·还原剂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29-30页 |
·正交试验 | 第30页 |
·转谷氨酰胺酶(TG)对WPI膜性能的影响 | 第30-31页 |
·膜的应用 | 第31-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5页 |
·原料基本成分测定 | 第33页 |
·乳清分离蛋白膜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33-41页 |
·乳清分离蛋白(WPI)浓度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增塑剂种类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甘油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还原剂对膜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乳清分离蛋白膜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37-41页 |
·酶催化乳清分离蛋白成膜 | 第41-49页 |
·转谷氨酰胺酶酶活测定结果 | 第41-42页 |
·转谷氨酰胺酶(TG)的浓度对WPI膜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pH值对TG交联WPI成膜性能的影响 | 第43-44页 |
·TG反应温度对WPI膜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TG反应时间对WPI膜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酶催化乳清分离蛋白膜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6-49页 |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 第49-51页 |
·蛋白膜的超微结构分析 | 第51-53页 |
·膜的应用 | 第53-55页 |
·乳清分离蛋白膜的圣女果保鲜研究 | 第53-54页 |
·乳清分离蛋白膜的袋状包装研究 | 第54-55页 |
4 讨论 | 第55-57页 |
·改性对WPI膜性能的影响 | 第55页 |
·改性对WPI分子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改性对WPI膜结构的影响 | 第56-57页 |
5 结论 | 第57-59页 |
·乳清分离蛋白成膜的最优成膜工艺条件的试验结果 | 第57页 |
·酶催化乳清分离蛋白成膜工艺条件的优化的试验结果 | 第57页 |
·不同改性条件对乳清分离蛋白分子量的影响结果 | 第57页 |
·不同改性条件对乳清分离蛋白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 | 第57-58页 |
·乳清分离蛋白膜的应用性能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