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6-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页 |
1.2 植物抗毒素 | 第17-18页 |
1.3 大豆抗毒素 | 第18-26页 |
1.3.1 大豆抗毒素的合成 | 第20-22页 |
1.3.2 大豆抗毒素的诱导代谢路径变化 | 第22页 |
1.3.3 大豆抗毒素的生物活性 | 第22-26页 |
1.4 大豆悬浮细胞与褐藻酸寡糖 | 第26-30页 |
1.4.1 大豆悬浮细胞的培养意义 | 第26-27页 |
1.4.2 大豆悬浮细胞的培养方法 | 第27-28页 |
1.4.3 诱导子对大豆细胞积累大豆抗毒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1.4.4 褐藻酸寡糖 | 第29-30页 |
1.5 黑豆与低聚木糖 | 第30-31页 |
1.5.1 黑豆 | 第30-31页 |
1.5.2 低聚木糖 | 第31页 |
1.6 响应面优化法 | 第31-33页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3-34页 |
1.8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第二章 大豆愈伤组织以及愈伤悬浮物的培养方法研究 | 第35-4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5-36页 |
2.1.1 实验大豆 | 第35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2.1.3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第35-36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2.3.1 大豆无菌苗的萌发 | 第36-37页 |
2.3.2 无菌苗萌发的指标测定 | 第37页 |
2.3.3 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 | 第37页 |
2.3.4 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物的建立 | 第37页 |
2.3.5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7-43页 |
2.4.1 大豆无菌苗萌发 | 第37-38页 |
2.4.2 无菌苗萌发的指标测定 | 第38-41页 |
2.4.3 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 | 第41-43页 |
2.4.4 愈伤悬浮物的获得 | 第43页 |
2.5 讨论 | 第43-44页 |
2.6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三章 褐藻酸寡糖诱导愈伤悬浮物合成大豆抗毒素的研究 | 第45-6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3.1.1 实验大豆 | 第45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45页 |
3.1.3 培养基及试剂配制 | 第45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6-56页 |
3.3.1 硝酸银诱导大豆子叶 | 第46页 |
3.3.2 大豆抗毒素对照品的制备 | 第46-50页 |
3.3.3 褐藻酸寡糖诱导大豆子叶 | 第50页 |
3.3.4 褐藻酸寡糖诱导大豆愈伤悬浮物 | 第50页 |
3.3.5 愈伤悬浮物和大豆子叶中大豆抗毒素的提取 | 第50-51页 |
3.3.6 愈伤悬浮物和大豆子叶中大豆抗毒素的确证及检测 | 第51页 |
3.3.7 大豆抗毒素合成路径中大豆抗毒素及其他代谢物的分析 | 第51-55页 |
3.3.8 总RNA分离提取、c DNA合成及实时定量PCR | 第55-56页 |
3.3.9 数据分析 | 第56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3.4.1 大豆抗毒素的诱导合成与确认 | 第56-59页 |
3.4.2 不同浓度的AOS溶液对大豆抗毒素合成量的影响 | 第59-60页 |
3.4.3 RNA纯度、浓度与完整性分析 | 第60页 |
3.4.4 2%AOS溶液诱导的愈伤悬浮物与子叶中的基因表达对代谢物含量影响 | 第60-64页 |
3.5 讨论 | 第64-67页 |
3.6 结论 | 第67-68页 |
第四章 低聚木糖诱导黑豆合成大豆抗毒素的响应面优化 | 第68-84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68页 |
4.1.1 实验黑豆 | 第68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68页 |
4.1.3 诱导子配制 | 第68页 |
4.2 实验仪器 | 第68-6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9-73页 |
4.3.1 大豆抗毒素的诱导合成与确认 | 第69-71页 |
4.3.2 三个产地黑豆中大豆抗毒素含量的检测及比较 | 第71页 |
4.3.3 大豆抗毒素合成量的单因素试验 | 第71-72页 |
4.3.4 响应面试验 | 第72页 |
4.3.5 大豆抗毒素合成量的优化条件的验证 | 第72页 |
4.3.6 数据分析 | 第72-73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73-81页 |
4.4.1 大豆抗毒素的诱导合成与确认 | 第73-74页 |
4.4.2 三个产地黑豆中大豆抗毒素含量的检测及比较 | 第74-75页 |
4.4.3 大豆抗毒素合成量的单因素试验 | 第75-76页 |
4.4.4 响应面试验结果 | 第76-81页 |
4.4.5 大豆抗毒素合成量的最优水平的验证 | 第81页 |
4.5 讨论 | 第81-83页 |
4.6 结论 | 第83-84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7页 |
附录 | 第97-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作者简历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