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水果、蔬菜、坚果加工工业论文--蔬菜加工食品论文--干菜论文

贵州特色萝卜干的品质影响因素及控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萝卜干概述第11-12页
        1.1.1 萝卜干简介第11页
        1.1.2 萝卜干的营养价值第11-12页
    1.2 国内外果蔬(萝卜干)加工研究现状与进展第12-15页
        1.2.1 果蔬采收时期对果蔬及其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第12-13页
        1.2.2 果蔬干制技术及干燥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贵州萝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4-15页
    1.3 食品杀菌与货架期的研究进展第15页
    1.4 萝卜风味物质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课题立题依据以及研究内容第16-18页
        1.5.1 立题依据第16-17页
        1.5.2 研究内容第17页
        1.5.3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白萝卜不同采收成熟度中主要营养成分变化及对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第18-27页
    2.1 材料与仪器第18-19页
        2.1.1 试验原料及试剂第18-19页
            2.1.1.1 试验原料第18页
            2.1.1.2 试验试剂第18-19页
        2.1.2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19页
    2.2 试验方法第19-22页
        2.2.1 营养物质含量的测定第19-22页
            2.2.1.1 鲜重及亩产量的测定第19-20页
            2.2.1.2 含水量的测定第20页
            2.2.1.3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2.1.4 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2.1.5 Vc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2.1.6 灰分的测定第20页
            2.2.1.7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2.1.8 矿物质元素的测定第20-21页
            2.2.1.9 干燥后成品复水比第21页
            2.2.2.10 体积收缩率的测定第21页
            2.2.1.11 成品率和亩出产量的计算第21-22页
            2.2.1.12 萝卜干质构的测定第22页
    2.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第22页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2.4.1 不同采收成熟度白萝卜的单重及亩产量第22页
        2.4.2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萝卜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第22-24页
        2.4.3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萝卜矿物质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2.4.4 不同成熟度对萝卜干燥后产品品质的影响第25-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对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及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7-48页
    3.1 材料与仪器第27-28页
        3.1.1 试验原料及处理第27页
        3.1.2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27-28页
    3.2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28-33页
        3.2.1 白萝卜干燥的工艺流程第28页
        3.2.2 单因素试验设计第28-29页
            3.2.2.1 不同温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第28页
            3.2.2.2 不同风速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第28-29页
            3.2.2.3 不同切条厚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第29页
            3.2.2.4 不同铺料密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第29页
        3.2.3 试验指标测定第29-32页
            3.2.3.1 初始含水量测定第29页
            3.2.3.2 干燥过程中瞬时含水量的测定第29页
            3.2.3.3 干燥水分比的计算第29-30页
            3.2.3.4 干燥速率的计算第30页
            3.2.3.5 总色差的测定第30页
            3.2.3.6 体积收缩率的测定第30页
            3.2.3.7 复水比的测定第30页
            3.2.3.8 萝卜干产品的感官评定第30-31页
            3.2.3.9 萝干燥后萝卜产品的综合评分计算第31-32页
            3.2.3.10 干燥数学模型的拟合第32页
        3.2.4 白萝卜热风干燥工艺优化正交试验设计第32-33页
        3.2.5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第33页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3-46页
        3.3.1 温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第33-36页
            3.3.1.1 温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第33-35页
            3.3.1.2 温度对萝卜干产品品质的影响第35-36页
        3.3.2 风速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第36-38页
            3.3.2.1 风速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第36-37页
            3.3.2.2 风速对萝卜干产品品质的影响第37-38页
        3.3.3 切条厚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第38-41页
            3.3.3.1 切条厚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第38-40页
            3.3.3.2 切条厚度对萝卜干产品品质的影响第40-41页
        3.3.4 铺料密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的影响第41-43页
            3.3.4.1 铺料密度对白萝卜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第41-42页
            3.3.4.2 铺料密度对萝卜干产品品质的影响第42-43页
        3.3.5 白萝卜热风干燥正交试验优化结果第43-45页
        3.3.6 白萝卜热风干燥数学模型第45-46页
            3.3.6.1 建立白萝卜热风干燥最佳数学模型第45-46页
            3.3.6.2 模型的验证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贵州特色萝卜加工技术、保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及货架期预测第48-64页
    4.1 材料与仪器第48-49页
        4.1.1 试验原料及试剂第48页
            4.1.1.1 试验原料第48页
            4.1.1.2 试验试剂第48页
        4.1.2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48-49页
        4.1.3 培养基及试剂的配制方法第49页
            4.1.3.1 培养基的配制第49页
            4.1.3.2 试剂的配制第49页
    4.2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49-52页
        4.2.1 试验技术路线第49页
        4.2.2 贵州特色萝卜干加工关键技术第49页
            4.2.2.1 萝卜干复水对贵州特色萝卜干品质影响第49页
        4.2.3 贵州特色萝卜干的贮藏性研究及货架期预测第49-50页
            4.2.3.1 贵州特色萝卜干样品及预处理第49页
            4.2.3.2 杀菌温度对萝卜干贮藏性影响的研究第49-50页
            4.2.3.3 杀菌时间对萝卜干贮藏性影响的研究第50页
            4.2.3.4 杀菌后萝卜干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第50页
            4.2.3.5 贵州特色萝卜干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第50页
        4.2.4 指标的测定第50-52页
            4.2.4.1 致死率的计算第50-51页
            4.2.4.2 萝卜干中菌落总数的测定第51页
            4.2.4.3 大肠菌群测定第51页
            4.2.4.4 萝卜干褐变度的测定第51页
            4.2.4.5 萝卜干的色差值测定第51页
            4.2.4.6 萝卜干的TPA测定第51页
            4.2.4.7 感官评分标准第51-52页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2-62页
        4.3.1 萝卜干复水对萝卜干品质影响第52-53页
        4.3.2 贵州特色萝卜干的贮藏性研究第53-54页
            4.3.2.1 杀菌温度对萝卜干中细菌致死率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第53-54页
            4.3.2.2 杀菌时间对萝卜干中细菌致死率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第54页
        4.3.3 最适杀菌条件下萝卜干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第54-58页
            4.3.3.1 不同贮藏温度下萝卜干菌落总数的变化第55页
            4.3.3.2 萝卜干贮藏过程中萝卜干质构和色差的变化第55-58页
            4.3.3.3 萝卜干贮藏过程中褐变度的变化第58页
        4.3.4 萝卜干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第58-62页
            4.3.4.1 试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第58-59页
            4.3.4.2 萝卜干贮藏过程中感官评分与产品品质的关系第59-60页
            4.3.4.3 萝卜干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和硬度的动力学模型第60-62页
            4.3.4.4 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与评价第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萝卜干加工过程中风味变化研究第64-79页
    5.1 材料与仪器第64页
        5.1.1 试验原料及试剂第64页
            5.1.1.1 试验原料第64页
            5.1.1.2 试验试剂第64页
        5.1.2 试验仪器及设备第64页
    5.2 试验内容与方法第64-65页
        5.2.1 贵州特色萝卜干技术路线第64页
        5.2.2 样品的制备第64-65页
        5.2.3 新鲜白萝卜及其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SPME-GC-MS检测分析第65页
            5.2.3.1 样品前处理第65页
            5.2.3.2 GC-MS分析条件第65页
        5.2.4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第65页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5-77页
        5.3.1 新鲜白萝卜及其制品挥发性风味物质总离子流图第65-67页
        5.3.2 萝卜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与种类第67-76页
        5.3.3 分析与讨论第76-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2页
    6.1 结论第79-80页
    6.2 创新点第80-81页
    6.3 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0页
附录第90-91页
图版第91-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肉制品热处理工艺优化
下一篇:刺梨果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组成及变化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