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极限强度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2.1 完整结构极限强度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2.2 裂纹结构剩余极限强度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2.3 裂纹尖端应力及裂纹扩展规律研究进展 | 第2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含裂纹加筋板结构剩余极限强度试验研究 | 第22-36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中裂纹类型 | 第22-24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24-28页 |
2.3.1 试验试件 | 第24-26页 |
2.3.2 试验装置及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2.3.3 初始缺陷 | 第27页 |
2.3.4 测点及数据采集 | 第27-28页 |
2.3.5 试验流程 | 第28页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2.4.1 裂纹长度对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2.4.2 裂纹倾角对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30-32页 |
2.4.3 裂纹位置对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的影响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3章 含裂纹加筋板结构剩余极限强度数值方法研究 | 第36-53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6-37页 |
3.3 计算模型 | 第37-41页 |
3.3.1 有限元模型 | 第37-39页 |
3.3.2 初始缺陷 | 第39-41页 |
3.3.3 边界条件 | 第41页 |
3.4 压缩载荷下裂纹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有限元与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41-47页 |
3.5 含裂纹加筋板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 | 第47-48页 |
3.6 压缩载荷下穿透裂纹结构应力强度因子 | 第48-50页 |
3.6.1 裂纹结构计算模型 | 第48-49页 |
3.6.2 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4章 含裂纹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的边界影响研究 | 第53-79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53-56页 |
4.2.1 几何和材料属性 | 第53-55页 |
4.2.2 裂纹形式 | 第55页 |
4.2.3 初始缺陷 | 第55-56页 |
4.2.4 载荷条件 | 第56页 |
4.3 分析讨论 | 第56-76页 |
4.3.1 完整加筋板极限强度分析 | 第56-58页 |
4.3.2 具有边缘穿透裂纹时边界对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的对比分析 | 第58-64页 |
4.3.2.1 裂纹一模型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 第58-61页 |
4.3.2.2 裂纹二模型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 第61-64页 |
4.3.3 具有倾斜穿透裂纹时边界对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的对比分析 | 第64-70页 |
4.3.3.1 裂纹三模型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 第64-67页 |
4.3.3.2 裂纹四模型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 第67-70页 |
4.3.4 具有中心穿透裂纹时边界对加筋板剩余极限强度的对比分析 | 第70-76页 |
4.3.4.1 裂纹五模型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 第70-73页 |
4.3.4.2 裂纹六模型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 第73-7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第5章 含裂纹FPSO结构剩余极限强度研究 | 第79-91页 |
5.1 引言 | 第79页 |
5.2 裂纹损伤FPSO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79-81页 |
5.3 FPSO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分析 | 第81-89页 |
5.3.1 完整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 | 第81-83页 |
5.3.2 含裂纹损伤的FPSO的剩余极限强度 | 第83-8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