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原理论文

完全非线性波作用下海洋结构物的载荷与响应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23页
        1.2.1 数值波浪水池的研究第15-18页
        1.2.2 非线性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第18-22页
        1.2.3 非线性波浪与弹性结构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第22页
        1.2.4 尚需开展的工作第22-23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第23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23-25页
第2章 波浪与结构耦合作用理论及数值方法第25-39页
    2.1 物理模型第26-29页
        2.1.1 流体运动控制方程第26-27页
        2.1.2 结构运动控制方程第27-28页
        2.1.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第28-29页
    2.2 数值求解第29-35页
        2.2.1 求解域的离散第29-30页
        2.2.2 方程的离散形式第30-32页
        2.2.3 有限体积法离散方程的求解第32-35页
        2.2.4 自由液面的跟踪方法第35页
    2.3 流固耦合实现方法第35-37页
        2.3.1 双向流固耦合流程第35-37页
        2.3.2 流固耦合系统中的有限元方程第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基于粘流理论的波浪的数值模拟第39-51页
    3.1 波浪理论第39-42页
        3.1.1 线性波理论第39-40页
        3.1.2 非线性波理论第40-42页
    3.2 二维粘流数值波浪水池第42-47页
        3.2.1 数值模型第42-43页
        3.2.2 消波设置第43页
        3.2.3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3-47页
    3.3 三维粘流数值波浪水池第47-50页
        3.3.1 数值模型和边界条件设置第47-48页
        3.3.2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8-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4章 二维浮式结构与波浪完全非线性相互作用第51-63页
    4.1 流固耦合实现过程第51页
    4.2 二维甲板上浪验证实例第51-53页
        4.2.1 计算模型说明第52页
        4.2.2 计算结果第52-53页
    4.3 浮式结构物与完全非线性波相互作用数值模拟第53-62页
        4.3.1 计算模型说明第53-56页
        4.3.2 波浪要素的影响分析第56-60页
        4.3.3 浮体干舷高度的影响分析第60-61页
        4.3.4 浮体与非线性波浪的相互作用第61-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5章 三维浮式结构物与波浪完全非线性相互作用第63-79页
    5.1 固定结构甲板上浪数值模拟第63-70页
        5.1.1 计算模型说明第63-65页
        5.1.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5-70页
    5.2 浮动结构物与波浪的相互作用第70-73页
        5.2.1 几何模型第70页
        5.2.2 坐标系第70-72页
        5.2.3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2-73页
    5.3 弹性浮式结构物与波浪的相互作用第73-78页
        5.3.1 几何模型第73-74页
        5.3.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74-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6.1 总结第79-80页
    6.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锚泊系统的定位控制仿真研究
下一篇:含裂纹损伤FPSO结构的剩余极限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