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赴泰汉语教师课堂反馈语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9页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9-10页
    (二) 相关理论基础第10-12页
        1. 克拉申可理解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第10-11页
        2. Long(朗)互动理论第11页
        3. Swain(斯韦恩)可理解输出理论第11-12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四) 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第16-19页
        1. 研究目的第16页
        2. 研究对象第16页
        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4. 语料转写第17-19页
第一章 教师反馈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及特点第19-25页
    (一) 教师反馈话语的比例第19-21页
    (二) 不同反馈类型使用频次统计第21-24页
        1. 反馈语分类第21-22页
        2. 赴泰汉语教师反馈类型统计第22-24页
    (三) 小结第24-25页
第二章 反馈语有效性分析第25-34页
    (一) 反馈语言标准性第25-26页
        1. 量的标准第25页
        2. 质的标准第25-26页
    (二) 反馈时机适时性第26-28页
        1. 反馈是否适时第26-28页
        2. 打断是否适时第28页
    (三) 反馈方式适当性第28-29页
        1. 教师常用反馈方式效果分析第28-29页
        2. 选择最佳反馈方式第29页
    (四) 反馈语言引导性第29-33页
        1. 积极反馈语引导性分析第30-31页
        2. 消极反馈语引导性分析第31-33页
    (五) 反馈情感中立性第33页
    (六) 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教学启示第34-40页
    (一)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34-35页
        1. 反馈方式第34页
        2. 反馈时间第34页
        3. 反馈对象第34-35页
    (二) 教学建议第35-40页
        1. 反馈主体第35-36页
        2. 反馈对象第36-37页
        3. 反馈策略第37-40页
结语第40-43页
    (一) 论文总结第40-41页
    (二) 论文局限第41-42页
    (三) 改进方向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俄罗斯学生的汉语复合趋向补语教学设计
下一篇:2017年中国—东盟产能合作系列活动翻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