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燕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加工现状研究 | 第11-14页 |
1.2.1 燕麦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 | 第11-12页 |
1.2.2 燕麦的加工利用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燕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预混合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研究 | 第14-15页 |
1.3.1 预混合粉 | 第14页 |
1.3.2 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定义及测定意义 | 第14页 |
1.3.3 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测定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 挂面 | 第15-18页 |
1.4.1 挂面品质评价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挂面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5 食品货架期研究 | 第18-19页 |
1.5.1 食品货架寿命 | 第18页 |
1.5.2 食品货架寿命预测及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页 |
1.7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7.1 燕麦-小麦预混合粉流变特性研究 | 第19-20页 |
1.7.2 燕麦-小麦挂面品质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 第20页 |
1.7.3 燕麦-小麦挂面品质改良研究 | 第20页 |
1.7.4 燕麦-小麦挂面货架寿命研究 | 第20-21页 |
第2章 燕麦-小麦预混合挂面粉流变特性研究 | 第21-3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材料与设备 | 第21-22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1页 |
2.2.2 实验设备 | 第21-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2.3.1 燕麦-小麦预混合粉制备 | 第22页 |
2.3.2 面团扭矩曲线的测定 | 第22-23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0页 |
2.4.1 燕麦精粉预混合粉的混合仪检测结果 | 第23-24页 |
2.4.2 燕麦全粉预混合粉的混合仪检测结果 | 第24页 |
2.4.3 燕麦精/全粉添加量对面团粉质特性的影响 | 第24-27页 |
2.4.4 燕麦精(全)粉添加量对面团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2.4.5 混合仪指数剖面图分析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燕麦挂面品质的研究 | 第31-43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材料与仪器 | 第31-32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3.3 试验方法 | 第32-35页 |
3.3.1 配粉 | 第32页 |
3.3.2 燕麦-小麦混合面团流变特性测定 | 第32页 |
3.3.3 燕麦挂面的制作与感官评定 | 第32-33页 |
3.3.4 质构仪测试 | 第33-34页 |
3.3.5 主成分分析 | 第34-35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5-42页 |
3.4.1 燕麦挂面感官评价结果 | 第35-36页 |
3.4.2 燕麦挂面质构试验结果 | 第36页 |
3.4.3 燕麦挂面蒸煮品质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3.4.4 测试结果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3.4.5 主成分分析 | 第39-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燕麦-小麦挂面配方的改良研究 | 第43-61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材料与仪器 | 第43-44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43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4.3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4.3.1 改良剂种类优选 | 第44页 |
4.3.2 响应面实验 | 第44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4-59页 |
4.4.1 改良剂种类优选 | 第44-53页 |
4.4.2 响应面试验 | 第53-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燕麦-小麦挂面货架寿命的研究 | 第61-68页 |
5.1 引言 | 第61页 |
5.2 材料和仪器 | 第61-62页 |
5.2.1 实验材料 | 第61页 |
5.2.2 实验仪器 | 第61-62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62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5.4.1 保鲜剂的确定 | 第62-64页 |
5.4.2 燕麦挂面保质期研究 | 第64-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