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歌剧《浪子的历程》的作曲技法及音乐风格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章 斯特拉文斯基与歌剧《浪子的历程》 | 第12-16页 |
第一节 斯特拉文斯基的生平及其歌剧创作概述 | 第12-14页 |
第二节 歌剧《浪子的历程》的创作概况 | 第14-16页 |
一、创作背景 | 第14-15页 |
二、乐队编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歌剧的脚本分析 | 第16-21页 |
第一节 脚本故事情节与同名版画的渊源关系 | 第16-18页 |
一、同名版画的构思 | 第16-17页 |
二、两种不同艺术范畴之间的“转换”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歌剧脚本的戏剧结构 | 第18-21页 |
第三章 宏观分析 | 第21-41页 |
第一节 整体结构分析 | 第21-25页 |
一、第一幕 | 第21-22页 |
二、第二幕 | 第22-23页 |
三、第三幕 | 第23-25页 |
第二节 歌剧分曲体裁的戏剧功能 | 第25-41页 |
一、宣叙调 | 第26-31页 |
二、咏叹调 | 第31-35页 |
三、重唱 | 第35-36页 |
四、合唱 | 第36-41页 |
第四章 音乐要素分析 | 第41-61页 |
第一节 主题动机 | 第41-46页 |
一、个性化动机 | 第41-44页 |
二、对莫扎特歌剧中的继承 | 第44-46页 |
第二节 节奏节拍特征 | 第46-50页 |
一、频繁变换节拍 | 第47-48页 |
二、不规则重音的使用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和弦形态与低音形态 | 第50-56页 |
一、和弦形态 | 第50-52页 |
二、低音形态 | 第52-56页 |
第四节 音色音响分析 | 第56-61页 |
一、音色的运用及表现手法 | 第56-60页 |
二、简洁的音响效果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新古典主义视角下的歌剧《浪子的历程》 | 第61-67页 |
第一节 斯特拉文斯基与新古典主义 | 第61-63页 |
一、新古典主义 | 第61-62页 |
二、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歌剧《浪子的历程》中体现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 第63-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