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0页 |
第一章 歌剧《伤逝》创作概况及子君的形象概述 | 第10-22页 |
第一节 歌剧《伤逝》及女主角子君的人物形象 | 第10-12页 |
一、子君的人物形象剖析 | 第10-11页 |
二、咏叹调与歌剧情节的关联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子君的咏叹调《不幸的人生》音乐分析 | 第12-22页 |
一、结构与角色的关联 | 第12-13页 |
二、音乐细部处理 | 第13-22页 |
第二章 咏叹调《不幸的人生》演唱版本比较 | 第22-28页 |
第一节 两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简介 | 第22-23页 |
一、殷秀梅演唱版本 | 第22页 |
二、万山红演唱版本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关于歌唱处理的比较 | 第23-28页 |
一、频谱分析比较 | 第23-25页 |
二、歌唱的细节处理比较 | 第25-28页 |
第三章 咏叹调《不幸的人生》演唱版本比较评介与启示 | 第28-33页 |
第一节 两个版本的评介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对中国歌剧咏叹调演唱的现实意义 | 第31-33页 |
一、准确把握音乐风格 | 第31页 |
二、清晰准确的咬字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附录 1:殷秀梅、万山红演唱版本波形图 | 第35-36页 |
附录 2:殷秀梅、万山红演唱版本频谱图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