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前言 | 第9-24页 |
1.1 生姜 | 第10-13页 |
1.1.1 生姜的药理保健功能 | 第10页 |
1.1.2 生姜风味物质—姜辣素 | 第10-11页 |
1.1.3 姜辣素的提取条件 | 第11-12页 |
1.1.4 姜辣素的测定 | 第12-13页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生姜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果酒酿造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果酒的营养价值 | 第14页 |
1.2.4 果酒的分类 | 第14页 |
1.2.5 果酒酿制方法 | 第14-15页 |
1.2.6 酿酒酵母筛选的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7 果酒澄清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7.1 引起果酒浑浊的因素 | 第15-16页 |
1.2.7.2 果酒澄清技术 | 第16-19页 |
1.2.8 果渣利用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9 生姜白兰地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3 立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1.1 不同产地生姜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2页 |
1.4.1.2 汁发酵与浆发酵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2页 |
1.4.1.3 酶处理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2页 |
1.4.1.4 酿酒酵母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2页 |
1.4.1.5 料水比比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2页 |
1.4.1.6 发酵性糖种类对生姜发酵酒的影响 | 第22页 |
1.4.1.7 最佳澄清剂的选择 | 第22页 |
1.5 研究目标 | 第22-23页 |
1.6 研究路线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9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4-25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5页 |
2.2 生姜发酵酒酿造工艺的确定 | 第25-26页 |
2.2.1 不同产地生姜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2 汁发酵与浆发酵对生姜发酵酒的品质影响 | 第26页 |
2.2.3 料水比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6页 |
2.2.4 酿酒酵母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6页 |
2.2.5 酶处理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6页 |
2.2.6 最佳澄清剂的选择 | 第26页 |
2.2.7 发酵性糖种类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2.3.1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第26页 |
2.3.2 姜辣素含量的测定 | 第26-27页 |
2.3.3 稳定性实验 | 第27-28页 |
2.3.4 香气组分的测定 | 第28-29页 |
2.4 数据分析 | 第29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29-41页 |
3.1 不同产地生姜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 生姜发酵酒的工艺确定 | 第31-39页 |
3.2.0 汁发酵与浆发酵对成品酒品质的影响 | 第31页 |
3.2.1 酶处理方式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31-32页 |
3.2.2 酿酒酵母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3 料水比对生姜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4 发酵性糖种类对发酵酒品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5 最佳澄清剂的选择 | 第37-39页 |
3.3 生姜发酵酒中试实验 | 第39-41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1-43页 |
4.1 生姜发酵酒发酵工艺的确定 | 第41-42页 |
4.1.1 发酵酒酵母的确定 | 第41页 |
4.1.2 发酵工艺的确定 | 第41页 |
4.1.3 澄清工艺的确定 | 第41-42页 |
4.2 发酵性糖种类对生姜发酵酒的影响 | 第42页 |
4.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42-43页 |
4.3.1 摸索探究红糖与白砂糖对发酵酒总酸含量的影响规律 | 第42页 |
4.3.2 摸索探究发酵酒存放时产生浑浊的原因 | 第42页 |
4.3.3 摸索各种方法在其他果酒中的应用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