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反应机理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1 引言 | 第18-29页 |
·国内淀粉基降解材料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国外淀粉基降解材料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影响淀粉基降解材料性能的因素 | 第22-26页 |
·淀粉的种类与特性 | 第22-23页 |
·增塑剂 | 第23页 |
·其他助剂 | 第23-25页 |
·脂质 | 第23-24页 |
·蛋白质 | 第24页 |
·蒙脱土 | 第24页 |
·纤维素 | 第24-25页 |
·改性方式 | 第25-26页 |
·酯化改性 | 第25页 |
·交联改性 | 第25-26页 |
·氧化改性 | 第26页 |
·淀粉基降解材料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淀粉基降解材料的发展方向 | 第27-28页 |
·立题背景 | 第2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页 |
·研究目标 | 第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主要试剂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2页 |
·热塑性淀粉的制备 | 第31页 |
·马来酸酐淀粉酯的制备 | 第31页 |
·马来酸酐淀粉酯的纯化 | 第31页 |
·挤出造粒溶液流延法制膜 | 第31-32页 |
·甘薯淀粉-脂肪酸复合物的制备 | 第32页 |
·方法Ⅰ | 第32页 |
·方法Ⅱ | 第32页 |
·溶液流延法制膜 | 第32页 |
·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RVA测试 | 第32页 |
·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X - 射线衍射分析 | 第33页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第33页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3页 |
·淀粉膜透光率的测定 | 第33页 |
·淀粉膜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 第33页 |
·热重分析 | 第33页 |
·取代度的测定 | 第33-34页 |
·甘薯淀粉分子量的测定 | 第34页 |
·样品测定 | 第34页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条件 | 第34页 |
·膜的紫外老化测试 | 第34页 |
·核磁共振分析 | 第34-35页 |
·淀粉摸接触角的测试 | 第35页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 第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78页 |
·挤压制膜工艺的研究 | 第35-51页 |
·甘油对甘薯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35-41页 |
·甘油/淀粉比对甘薯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甘油/淀粉比对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甘油/淀粉比对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甘油/淀粉比对膜透光率的影响 | 第38页 |
·甘油/淀粉比对膜热学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甘油/淀粉比对淀粉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39-40页 |
·甘油/淀粉比对淀粉膜紫外老化后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马来酸酐对甘薯淀粉及甘薯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41-47页 |
·BPO用量对取代度的影响 | 第42页 |
·马来酸酐用量对取代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马来酸酐用量对甘薯淀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43页 |
·马来酸酐用量对甘薯淀粉膜透光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马来酸酐用量对甘薯淀粉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马来酸酐用量对甘薯淀粉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 | 第45页 |
·马来酸酐用量对淀粉膜紫外老化后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45-47页 |
·螺杆转速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47页 |
·挤压温度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挤压制膜工艺条件的优化 | 第48-51页 |
·溶液流延法制膜工艺的研究 | 第51-70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甘薯淀粉及甘薯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51-58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分布的影响 | 第51-52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甘薯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52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甘薯淀粉热学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甘薯淀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甘薯淀粉结构的影响 | 第54页 |
·核磁共振分析 | 第54-55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甘薯淀粉膜透光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甘薯淀粉膜亲水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硬脂酸添加方式对甘薯淀粉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饱和脂肪酸对甘薯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58-64页 |
·饱和脂肪酸对甘薯淀粉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第58-59页 |
·饱和脂肪酸对甘薯淀粉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第59-60页 |
·核磁共振分析 | 第60页 |
·饱和脂肪酸对甘薯淀粉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60-61页 |
·饱和脂肪酸对甘薯淀粉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饱和脂肪酸对甘薯淀粉膜热学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饱和脂肪酸对甘薯淀粉膜透光率的影响 | 第63-64页 |
·饱和脂肪酸对甘薯淀粉膜亲水性的影响 | 第64页 |
·月桂酸对淀粉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64-65页 |
·糊化温度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65页 |
·倒膜量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干燥温度对淀粉膜性能的影响 | 第66页 |
·溶液流延法制膜工艺的优化 | 第66-70页 |
·反应机理的分析 | 第70-78页 |
·甘油增塑机理 | 第70-73页 |
·甘油与淀粉氢键结合形式 | 第70-71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71页 |
·核磁共振H谱分析 | 第71-72页 |
·XRD分析 | 第72-73页 |
·酯化改性机理 | 第73-77页 |
·C6酯化改性机理分析 | 第73-75页 |
·C6酯化改性机理分析 | 第75页 |
·C6酯化改性机理分析 | 第75-77页 |
·直链淀粉与脂肪酸作用机理 | 第77-78页 |
4 讨论 | 第78-81页 |
·增塑剂的选择 | 第78-79页 |
·关于淀粉改性 | 第79-80页 |
·关于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 | 第80-81页 |
5 结论 | 第81-82页 |
6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