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输入与输出方式的探讨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章 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假说 | 第9-15页 |
第一节 语言输入假说 | 第9-10页 |
第二节 语言输出假说 | 第10-11页 |
第三节 输入假说与输出假说的关系及二者结合的意义 | 第11-13页 |
第四节 国内外对语言输入和输出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性质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写作的特点 | 第15-17页 |
一、综合性 | 第15-16页 |
二、过程性 | 第16页 |
三、写作的心理过程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特殊性 | 第17-19页 |
一、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 第17-18页 |
二、教学任务的特殊性 | 第18页 |
三、与其他分技能相比的特殊性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输入方式的探讨 | 第20-28页 |
第一节 背诵式输入的作用 | 第20-22页 |
一、积累、巩固知识 | 第20-21页 |
二、培养汉语语感 | 第21页 |
三、监控、修正写作输出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听、说、读技能训练的输入作用 | 第22-24页 |
一、写作教学环节对听、说、读技能的要求 | 第22-23页 |
二、阅读和写作 | 第23-24页 |
第三节 输入方式对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 第24-27页 |
一、语言输入材料的选择 | 第24-26页 |
二、语言输入的途径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输出方式的探讨 | 第28-49页 |
第一节 相关写作教学法的讨论 | 第28-34页 |
一、写作教学模式的讨论 | 第28-30页 |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三、“写长法”的探讨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写作教学的指导 | 第34-42页 |
一、写作前的准备 | 第34-37页 |
二、写作过程的指导 | 第37-40页 |
三、写作成果的评改 | 第40-42页 |
第三节 写作的难点与输出障碍 | 第42-48页 |
一、词不达意 | 第43-44页 |
二、语句衔接不连贯 | 第44-45页 |
三、结构不完整 | 第45页 |
四、内容空洞 | 第45-46页 |
五、不恰当的转译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