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中的语素本位问题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8-9页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第9-11页
第二章 汉语的“本位”第11-28页
 第一节 关于本位第11-17页
  一、本位论的不自觉运用期第11-13页
  二、本位论的萌芽期第13-14页
  三、本位论的多元发展期第14-17页
 第二节 对外汉语中的本位论第17-21页
  一、词本位教学法第18-19页
  二、字本位教学法第19-20页
  三、语素教学法第20-21页
 第三节 汉语是语素本位语言第21-28页
  一、语素的特点第21-23页
  二、语素的分类第23-24页
  三、语素与字、词的关系第24-26页
  四、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对外汉语中高级词汇教学第28-48页
 第一节 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中高级阶段的重要性第28-29页
 第二节 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特点第29-32页
  一、知识结构特点第29-30页
  二、词汇需求特点第30-32页
  三、学习任务特点第32页
 第三节 中高级阶段词汇习得偏误分析第32-42页
  一、关于偏误分析第32-34页
  二、中高级阶段词汇习得偏误类型第34-42页
 第四节 词汇习得偏误产生的原因第42-48页
  一、目的语知识不足第43页
  二、母语负迁移第43-44页
  三、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第44-45页
  四、学习策略的影响第45-46页
  五、学习环境的影响第46-47页
  六、文化因素的影响第47-48页
第四章 语素本位下的中高级词汇教学第48-56页
 第一节 语素本位的实施依据第48-50页
 第二节 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的原则和策略第50-56页
  一、以语素作为词汇教学的基础第50-52页
  二、注意词语间的语义搭配第52-53页
  三、注意和语境的结合第53页
  四、注意文化因素的引入第53-55页
  五、增加新词语的引入第55-56页
第五章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音节反义动词不对称现象研究
下一篇:对外汉语写作教学输入与输出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