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氧化制备茶黄素及其性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23页 |
·概述 | 第9页 |
·茶黄素研究现状 | 第9-18页 |
·茶黄素的组成和结构 | 第9-11页 |
·茶黄素的生物学活性 | 第11-14页 |
·茶黄素制备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茶黄素生成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多酚氧化酶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多酚氧化酶的分布与在植物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多酚氧化酶的提取方法及活性测定 | 第19-20页 |
·多酚氧化酶贮藏过程中酶活力的变化 | 第20页 |
·多酚氧化酶的应用 | 第20-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材料、试剂和主要仪器 | 第23-25页 |
·材料和试剂 | 第23-24页 |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方法 | 第25-30页 |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5页 |
·多酚氧化酶酶源的优选 | 第25-26页 |
·酶促制备茶黄素条件的优化 | 第26-27页 |
·茶黄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27-28页 |
·茶黄素稳定性研究 | 第28-30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0-63页 |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0-33页 |
·儿茶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0-31页 |
·茶黄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1-33页 |
·多酚氧化酶酶源的优选 | 第33-38页 |
·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 第33页 |
·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曲线 | 第33-34页 |
·不同的多酚氧化酶对茶黄素生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金属离子对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第35-36页 |
·金属离子对茶黄素生成的影响 | 第36-38页 |
·酶促制备茶黄素条件的优化 | 第38-58页 |
·最佳反应温度的选择 | 第38-39页 |
·最佳反应pH的选择 | 第39-40页 |
·酶最佳添加量的选择 | 第40-41页 |
·最佳反应时间的选择 | 第41-42页 |
·最佳反应条件的选择 | 第42-57页 |
·双酶合成茶黄素的研究 | 第57-58页 |
·茶黄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8-61页 |
·DPPH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58页 |
·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58-59页 |
·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 第59-60页 |
·还原力的测定 | 第60页 |
·抑制脂质体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60-61页 |
·茶黄素稳定性研究 | 第61-63页 |
·温度对茶黄素含量的影响 | 第61页 |
·pH对茶黄素含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光照对茶黄素含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4 结论 | 第63-65页 |
5 展望 | 第65-66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8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