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试和检验论文

IC互连中的缺陷检测方法及缺陷对电路可靠性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缺陷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缺陷的不同类型第14-16页
   ·缺陷的检测分类研究与应用第16-20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20-22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22-23页
第二章 缺陷类型和不同彩色空间的IC图像的对比研究第23-39页
   ·缺陷类型第23-26页
     ·短路缺陷第23页
     ·断路缺陷第23-24页
     ·前景中的孔洞缺陷第24页
     ·背景中的多余物缺陷第24-26页
   ·不同彩色空间的缺陷图像的比较第26-35页
     ·RGB彩色空间第26-28页
     ·NTSC彩色空间第28-29页
     ·YCbCr彩色空间第29-30页
     ·HSV彩色空间第30-32页
     ·HSI彩色空间第32-35页
   ·各空间的彩色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像的比较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缺陷的检测方法第39-63页
   ·传统的缺陷检测方法第39-41页
     ·基于形态学的IC缺陷检测方法第39-41页
   ·基于谱减法的缺陷检测第41-51页
     ·谱减法检测IC缺陷的理论基础第42-44页
     ·谱减法对真实IC缺陷的检测第44-46页
     ·谱减法对不同光照IC图像缺陷检测第46-48页
     ·谱减法采用一维傅立叶变换第48-51页
   ·基于二维小波变换的缺陷检测第51-60页
     ·二维小波变换技术检测IC缺陷的理论基础第51-54页
     ·小波法对真实IC图像缺陷的检测第54-56页
     ·小波法对不同光照的IC图像缺陷检测第56-58页
     ·不同分解层数和不同小波函数对IC图像缺陷的检测第58页
     ·小波法采用指数变换前后的比较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3页
第四章 缺陷的特征提取和分类第63-89页
   ·缺陷的特征描述第64-70页
     ·35个缺陷特征的详细描述第64-70页
   ·彩色IC图像缺陷检测及特征提取第70-73页
     ·彩色IC图像缺陷检测第70-71页
     ·IC图像缺陷的特征提取第71-73页
   ·基于BP神经网络缺陷分类第73-76页
     ·BP神经网络结构第73-74页
     ·缺陷特征的选取第74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讨论第74-76页
   ·基于缺陷灰度值和边界变化次数的缺陷分类第76-87页
     ·对四类缺陷新的理解第77-79页
     ·对缺陷的分类思想第79-80页
     ·对缺陷的分类第80-83页
     ·具体的分类步骤第83-84页
     ·分类试验结果及分析讨论第84-87页
   ·本章小结第87-89页
第五章 缺陷对IC信号完整性的影响第89-103页
   ·IC中多余物缺陷对信号串扰的定量研究第90-96页
     ·缺陷部分的互容和互感模型第90-92页
     ·仿真实验模型第92-93页
     ·仿真实验分析第93-96页
     ·串扰的解决方法第96页
     ·小结第96页
   ·两种缺陷对信号反射的研究第96-102页
     ·互连线缺陷第97页
     ·缺陷部分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模型第97-98页
     ·仿真实验模型第98-99页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9-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六章 缺陷对IC寿命影响的定量研究第103-121页
   ·有丢失物缺陷的铜互连线中位寿命的定量研究第104-112页
     ·缺陷处的互连线温度模型第104-105页
     ·缺陷在不同层的互连线寿命模型第105-106页
     ·仿真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第106-112页
   ·CMP引入的缺陷对铜互连线寿命影响的定量研究第112-119页
     ·碟形缺陷处的温度模型第112-114页
     ·缺陷处互连线中位寿命模型第114-115页
     ·研磨料粒径大小对互连线寿命的影响第115-116页
     ·金属缺失缺陷对互连线寿命的影响第116-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121-125页
致谢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3页
研究成果第143-144页

论文共1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MOS器件低频噪声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半导体纳米器件的噪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