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汉语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论文

模因论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0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8页
  (一) 选题的背景第8页
  (二) 选题的意义第8页
 二、论述范围和资料来源第8-9页
  (一) 论述范围第8-9页
  (二) 资料来源第9页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第9-10页
  (一) 研究方法第9页
  (二) 理论依据第9-10页
第二章 模因论的研究及应用情况概述第10-15页
 一、模因论在心理学、生物学及文化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第11页
 二、模因论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研究第11-13页
 三、模因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第13-15页
第三章 模因论的框架体系第15-23页
 一、模因的定义第15-16页
 二、关于模因的相关术语和理论研究第16-18页
  (一) 模因和模因复合体第16-17页
  (二) 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第17-18页
  (三) 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第18页
 三、模因和语言模因第18-21页
  (一) 模因和语言模因第18-19页
  (二) 语言模因的表现形式第19-21页
 四、模因及语言模因的特点第21-23页
  (一) 模因的特点第21页
  (二) 语言模因的特点第21-23页
第四章 模因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对应变体第23-28页
 一、模因形成的四个阶段第23-24页
  (一) 同化第23页
  (二) 记忆第23页
  (三) 表达第23-24页
  (四) 传输第24页
 二、模因论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对应变体第24-28页
  (一) 模因的形成与语言输入理论第24-25页
  (二) 第二语言的输入与语言模因的同化和吸入第25-26页
  (三) 第二语言的输入与语言模因的记忆第26-27页
  (四) 模因的输出与语言模因的表达和传播第27-28页
第五章 模因论与对外汉语教学——以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为例第28-40页
 一、从模因论角度考察对外汉语教学第28-29页
 二、模因论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调查研究——以口语教学为例第29-40页
  (一) 问卷设计第29页
  (二) 结果统计与分析第29-40页
第六章 模因论研究的学科意义和实践启示第40-43页
 一、模因论的学科意义第40-41页
 二、模因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1第46-48页
附录2第48-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词语的理据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下一篇:对外汉语商贸中级口语教材课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