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三)选题意义 | 第14-16页 |
一、《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编写目标 | 第16-18页 |
(一)教材适用对象 | 第16页 |
(二)教材编写目标 | 第16-18页 |
1.总体目标 | 第16页 |
2.语言知识目标 | 第16-17页 |
3.文化内容目标 | 第17-18页 |
二、《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编写原则 | 第18-24页 |
(一)国内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现状及问题 | 第18-19页 |
1.文化内容深奥、语言词汇过难 | 第18页 |
2.教材内容庞杂,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 第18-19页 |
3.专项文化教材较少,概况式文化教材较多 | 第19页 |
(二)本教材编写原则 | 第19-24页 |
1.针对性原则 | 第20页 |
2.实用性原则 | 第20-21页 |
3.趣味性原则 | 第21-22页 |
4.实践性原则 | 第22页 |
5.文化交流原则 | 第22-24页 |
三、《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编写方案 | 第24-28页 |
(一)体例设计 | 第24-27页 |
1.交流讨论或课前小故事 | 第24页 |
2.课文与对话 | 第24-25页 |
3.生词与注释 | 第25页 |
4.练习 | 第25-26页 |
5.补充阅读 | 第26页 |
6.实践活动 | 第26-27页 |
(二)本教材的创新之处 | 第27-28页 |
1.针对二十四节气的专项文化教材 | 第27页 |
2.本教材注重内容的取舍,避免了文化教材内容庞杂的通病 | 第27页 |
3.课后实践体现任务型教学法 | 第27-28页 |
四、《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生活》编写实践(部分展示) | 第28-67页 |
前言 | 第28-30页 |
第01课 立春 | 第30-34页 |
第02课 雨水 | 第34-37页 |
第05课 清明 | 第37-40页 |
第09课 芒种 | 第40-43页 |
第10课 夏至 | 第43-45页 |
第12课 大暑 | 第45-48页 |
第13课 立秋 | 第48-51页 |
第16课 秋分 | 第51-54页 |
第17课 寒露 | 第54-57页 |
第22课 冬至 | 第57-60页 |
第23课 小寒 | 第60-63页 |
第24课 大寒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