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本体研究 | 第11-13页 |
二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 第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创新之处 | 第13-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二 语料来源 | 第14页 |
三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毕竟”“究竟”“到底”的对比考察 | 第16-32页 |
第一节 “毕竟”“究竟”“到底”的语义分析 | 第16-22页 |
一 “毕竟”“究竟”“到底”的语义及语义背景 | 第16-20页 |
二 “毕竟”“究竟”“到底”的语义特征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毕竟”“究竟”“到底”的句法分析 | 第22-32页 |
一 “毕竟”“究竟”“到底”的搭配与使用 | 第23-27页 |
二 “毕竟”“究竟”“到底”的句法形式 | 第27-32页 |
第二章 南亚留学生“毕竟”“究竟”“到底”的学习情况调查 | 第32-40页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对象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调查内容与方法 | 第33-34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34-40页 |
一 调查基本情况 | 第34页 |
二 客观语言测试题数据统计 | 第34-37页 |
三 主观问卷题数据统计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南亚留学生使用“毕竟”“究竟”“到底”的偏误分析 | 第40-51页 |
第一节 偏误的类型 | 第40-45页 |
一 遗漏 | 第40-41页 |
二 误加 | 第41-42页 |
三 误代 | 第42-44页 |
四 错序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偏误的原因 | 第45-51页 |
一 客观原因 | 第45-48页 |
二 主观原因 | 第48-51页 |
第四章 语气副词“毕竟”“究竟”“到底”的教学策略 | 第51-58页 |
第一节 教的方面 | 第51-55页 |
一 教材编写 | 第51-53页 |
二 教学方法 | 第53-55页 |
第二节 学的方面 | 第55-58页 |
一 克服畏难情绪,融入汉语学习环境 | 第55-56页 |
二 重视对比学习,克服负迁移影响 | 第56-57页 |
三 转变学习观念,重视副词的学习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A 留学生学习语气副词“毕竟、究竟、到底”的调查问卷 | 第62-65页 |
附录B “毕竟”“究竟”“到底”在课本中的注释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