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1.1 鲜切果蔬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1.1 鲜切果蔬概述 | 第10页 |
1.1.2 鲜切果蔬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 预测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预测微生物学概述 | 第12-14页 |
1.2.2 预测微生物学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4 研究内容及目的 | 第1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1 鲜切生菜的制备工艺 | 第20页 |
2.2.2 回接沙门氏菌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0页 |
2.2.3 样品的接种储藏和微生物计数 | 第20-21页 |
2.2.4 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生长影响因子的筛选 | 第21-22页 |
2.2.5 最佳拟合度一级模型的对比筛选 | 第22页 |
2.2.6 平方根二级模型和响应曲面二级模型的建立 | 第22-23页 |
2.2.7 预测模型的检验 | 第23-24页 |
3 结果分析 | 第24-47页 |
3.1 沙门氏菌OD-菌量对数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4-25页 |
3.1.1 沙门氏菌OD-菌量对数标准曲线方程的建立 | 第24-25页 |
3.1.2 沙门氏菌OD-菌量对数标准曲线方程的验证 | 第25页 |
3.2 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一级生长预测模型的选择和建立 | 第25-35页 |
3.2.1 不同温度下一级生长预测模型的选择 | 第25-34页 |
3.2.2 不同温度储藏条件下一级生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3 以温度为变量的二级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5-36页 |
3.4 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生长影响因子的筛选 | 第36-42页 |
3.4.1 不同创面面积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一级模型的拟合与参数的计算 | 第36-38页 |
3.4.2 不同接菌量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一级模型的拟合与参数的计算 | 第38-40页 |
3.4.3 不同杀菌剂浓度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一级模型的拟合与参数的计算 | 第40-42页 |
3.5 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响应曲面二级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第42-47页 |
3.5.1 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响应面二级模型响应值的计算 | 第43-44页 |
3.5.2 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响应面二级模型的建立和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5.3 鲜切生菜中沙门氏菌响应曲面二级模型的验证 | 第45-47页 |
4 讨论与结论 | 第47-50页 |
4.1 讨论 | 第47-48页 |
4.2 结论 | 第48-49页 |
4.3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