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1 大豆品种 | 第8页 |
1.2 大豆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应用 | 第8-10页 |
1.3 大豆的药用价值 | 第10页 |
1.4 大豆抗营养因子中胰蛋白酶抑制剂和凝集素的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4.1 胰蛋白酶抑制剂(TI) | 第10-11页 |
1.4.2 脲酶(UA) | 第11页 |
1.4.3 大豆凝集素(SBA) | 第11-12页 |
1.5 抗营养因子的钝化方法 | 第12-15页 |
1.5.1 物理法 | 第13页 |
1.5.2 化学法 | 第13页 |
1.5.3 生物法 | 第13-15页 |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不同热处理对汾豆62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 第16-33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2.2 试验试剂 | 第16-17页 |
2.2.3 试验仪器设备 | 第17页 |
2.2.4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2.5 试验方法 | 第17-20页 |
2.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2.3.1 营养成分的测定 | 第21页 |
2.3.2 沸水处理对汾豆62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 第21-24页 |
2.3.3 热蒸汽处理对汾豆62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 第24-26页 |
2.3.4 微波处理对汾豆62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 第26-29页 |
2.3.5 干炒处理对汾豆62中营养物质的影响 | 第29-31页 |
2.4 讨论 | 第31-32页 |
2.5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不同热处理对汾豆62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9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3.2.2 试验试剂 | 第33页 |
3.2.3 试验仪器设备 | 第33页 |
3.2.4 试验设计 | 第33-34页 |
3.2.5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3.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3.3.1 沸水处理对汾豆62号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热蒸汽处理对汾豆62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微波处理对汾豆62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4 干炒处理对汾豆62中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36页 |
3.4 讨论 | 第36-37页 |
3.5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不同热处理对汾豆62中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第39-43页 |
4.1 引言 | 第3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4.2.2 试验试剂 | 第39页 |
4.2.3 试验仪器设备 | 第39页 |
4.2.4 试验设计 | 第39-40页 |
4.2.5 试验方法 | 第40页 |
4.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0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2页 |
4.3.1 沸水处理对汾豆62中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2 热蒸汽处理对汾豆62中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第41页 |
4.3.3 微波处理对汾豆62中凝集素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4.4 讨论 | 第42页 |
4.5 小结 | 第42-43页 |
全文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Abstract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50页 |